“北方身体”音乐舞蹈非遗文化研究与实验剧场项目—“森林文化与歌舞”调研创演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5 19:29: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png

“从文化保护到传承创新:以香港武术活态资料库为案例”


讲座于2025年3月24日上午10时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3个学院1个部门以及校外专家共同参与,旨在通过跨学科合作,从非遗传承到舞蹈呈现进行研究与实践。赵庆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了香港武术活态资料库的案例,强调了文化保护到传承创新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50405203139.jpg

图1 活动海报


微信图片_20250405195627.png

讲座主要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展开讨论,特别是通过跨学科合作,如舞蹈与武术的结合,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记录和研究。庆先生通过分享香港武术活态资料库的案例,强调了记录、研究、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给公众。此外,还讨论了如何通过深度田野调查和文献学研究,构建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微信图片_20250405195718.jpg

图2 赵式庆先生

微信图片_20250405195627.png

庆先生分享了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观察,强调了非遗不仅仅是保存,而是要与时代结合,形成有效的研究方法论和科学的培训教育体系。他提出了利用数码科技进行记录和创新的必要性,并通过香港武术活态资料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系统化的非遗研究和传承平台。赵庆先生详细介绍了武术资料库的构建过程,包括动态捕捉技术的应用、资料库的多元化内容以及与香港城市大学的合作。他探讨了香港武术的历史背景,并通过地图和历史资料展示了香港武术的地域性和文化交融探讨了香港武术与影视文化的交融,特别是功夫片的起源和发展。他强调了武术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传播和保存,并提出了对武术传承模式和文化空间的保护需求。


_31A0568.JPG

图3 讲座现场

微信图片_20250405195627.png

关于香港武术活态资料库的研究方法论赵式庆先生首先强调记录没有第一手素材,研究工作是无法进行的,尤其是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去使用多种手段进行记录,包括人类学田野调查、访谈、摄影等,除此之外应该重视参与观察,即深度参与被研究对象的生活,以形成文化共鸣只有通过完整、全面的记录,才能为研究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赵庆先生探讨武术与舞蹈的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分享了与舞蹈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成果。他强调了武术在舞蹈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共同培养和研究,达到武术与舞蹈的深度融合。

_31A0572.JPG

图4 参与本次活动的师生合影

微信图片_20250405195627.png

武术与舞蹈的结合,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文化传承的活化。香港武术活态资料库的实践表明科技助力保护——数字化存档让传统武术得以精准传承;跨界激发创意——舞蹈、戏剧、影视等领域从中汲取养分;年轻化推广——通过现代艺术形吸引新一代关注武术文化。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武术舞蹈融合的作品,甚至诞生全新的表演艺术流派。而这一切,都始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创新探索。


来源:草原音乐文化传承与研究驿站联盟官微



链接Links
联系Contact
邮箱:fyxy@imac.edu.cn
电话:0471-39558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101号(新华校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
内蒙古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