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器乐系,下设非遗弓弦乐教研室、非遗弹拨乐教研室、非遗吹管乐教研室、打击乐教研室,内设四胡、雅托噶、火布思、蒙古三弦、冒顿潮尔、林布等专业,包括乌兰牧骑实验班、非遗器乐英才班等特色班级;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编创团队、非遗教师乐团、乌兰牧骑青年民乐团等探索。在科研方面,致力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自系部成立以来完成了《四胡音乐创作中弘扬“蒙古马精神”研究》《四胡名家名曲音乐会》等自治区级社科、校企横向项目。非遗器乐系教师团队成员主任苏雅,成员伊拉图、青格乐、阿乌日根、王浩辰等。
非遗器乐专业教师团队,旨在祖国北疆传统优秀音乐文化基因的摸索探究中,将非遗器乐演奏与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立体、综合的发展形态,于此支撑“乌兰牧骑班”、“非遗器乐英才班”等民族音乐特色教育机制。通过系师生成立的编创团队、乌兰牧骑青年民乐团等实践平台,为更多学子提供丰富的校园、社会舞台表演和研究探索的机会,努力呈现出北疆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成果及综合教学实力。
本系严格履行有关工作职责,与我院相关教学部门、科研团队积极配合,在教学、实践、团队打造、项目工作、项目申请、对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教师团队曾多次在国内外专业赛事中获奖,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乌兰牧骑师生乐团曾随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团参加保加利亚民俗文化艺术展演赛事活动,代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在保加利亚民俗文化节获得团队展演一等奖及最具特色奖。师生乐队“牧马组合”受邀北京·中国弓弦乐艺术节参加开幕式音乐会“弦歌中华-庆祝建国70周年音乐会”,同时受邀在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特色乐器四胡演奏艺术讲座;四胡传统合奏“苏雅丽琴”组合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获得二等奖等。
本系自乌兰牧骑班建设以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经各位教师的悉心培养,每位学生初步实现了一专多能,掌握多种乐器的演奏,在演出实践及乐团排练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2022年1月在广东卫视正式播出《国乐大典》第四季节目中,2018级乌兰牧骑班周家亮,经过个人竞赛、队内考核、成团对抗、主题对决等比拼,最终登上国潮之夜的荣耀舞台并获得佳绩,受到评委好评。2022年9月,乌兰牧骑班21级乌兰牧骑班参赛学生萨楚丽、阿斯纳参加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朵兰计划”高校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奖。2022年7月,乌兰牧骑班乌达木、廉琪旭等学生,参加北京韵之光、华韵之星承办的文化部项目“华夏非遗网络基地”线上非遗展演,以独奏、独唱、民族音乐组合的形式呈现了四胡、马头琴、呼麦音乐艺术等非遗项目,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共16个平台同时直播,观看人次超过了1015.23万人次,影响力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