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开展《非遗学子聚焦两会·共绘时代青春担当》热议全国两会主题教育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5-03-19 11:18:3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凝聚了强大共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我院学生时刻关注会议动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他们以青春视角解读两会内涵,凭借蓬勃朝气展望国家未来,立志以实际行动投身时代建设的火热实践,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谈感受、话心声、谋发展,扬非遗学子之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奋辑远航、破浪笃行贡献青春活力。

e7deeb6e8c3334a5166f48194514782.jpg


两会的召开,举国关注,我更是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为我们非遗学子指明了前进方向,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非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作为新时代的非遗学子,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勇担时代重任,为非遗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首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做非遗传承的守护者。非遗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非遗知识,掌握精湛技艺,将非遗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我们作为学生要勇于创新,做非遗发展的开拓者。非遗传承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我们要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的融合点,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生活。
最后,我们要积极传播,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非遗是世界的,我们要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青春因担当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让我们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非遗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共绘时代青春担当!
吴萨其日拉.jpg
2021级 音乐表演(长调)专业  吴萨其日拉


作为一名大学生,关注两会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脉搏与青年一代的责任。两会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的重要平台,更是关乎我们未来生活与发展的风向标。通过两会,我了解到国家在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就业保障等方面的规划,这些议题与我们的学习、就业息息相关。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稳就业”“促创新”等政策,让我感受到国家对青年群体的重视与支持。
作为新时代非遗学子,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家发展,更应积极参与其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两会让我更加明确,青年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召唤,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杨雅茹.jpg

2024级 音乐表演(呼麦)专业 杨雅茹


全国两会,这场承载着人民期望、凝聚着国家发展智慧的盛会,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关注两会的过程中,非遗相关的议题格外吸引我,让我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非遗传承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这让我深切体会到非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建议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明确教学任务,完善课程设置,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这一提案,让我看到了非遗走进校园、扎根学生群体的希望。
近期我观看一部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段配乐,用的是呼麦,呼麦是蒙古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2009年,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古老的歌谣,更是突破创新的精神。
作为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非遗的重任。在校园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非遗实践演出,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节、主题展览等活动,向同学们宣传非遗知识,提高大家对非遗的认识和兴趣。
佟文霞.jpg
2022级 音乐表演(长调)专业  佟文霞


关注“两会”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脉搏,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教育、就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让我看到了国家对青年一代的重视与期望。教育公平、就业保障等政策让我感受到国家对民生的关怀,而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则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与建设者。我们应当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问题,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传递正能量,展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两会”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唯有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阿日乐.jpg
2021级 音乐表演(马头琴)专业 阿日乐


链接Links
联系Contact
邮箱:fyxy@imac.edu.cn
电话:0471-3955815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101号(新华校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
内蒙古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