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内设机构及职责
    • 现任领导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党团工作

    • 党的工作
    • 团学工作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美育专栏

    • 美育动态
    • 美育讲堂
  • 评建工作

    • 评建动态
  • 科研创作

    • 获奖成果
    • 学术展览
    • 交流研讨
  • 线上展厅

    • 主题作品
    • 教师作品
    • 研究生作品
    • 本科生作品
  • 校友风采

    • 校友作品
首页 > 线上展厅 > 本科生作品

美术学院2019级美术学专业《现代艺术创作实践》结课观摩展

发布时间:2022-07-14 17:03:48  作者:美术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有话说 | 分享
  • QQ好友
  • QQ空间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收藏



图片





图片







前言

 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知水平,进行多学科不同领域交叉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综合训练提升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东西方文化艺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2.学习现代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方式及表达方式。以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比较完整的表达方向及一定的作品表现能力。对传统艺术的传承研究,了解艺术规律,研究其风格及技法,同时尝试新的表现方式,教学建立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通过绘画、综合材料、制作、创意、文字、图片、影像装置等综合训练,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语言方式去表达思想,作品信息输出有更多的方式及可能性。以实验教学的方式展开教研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学生一起分析、研究、讨论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作能力及创造力。

3.培养学生社会践行能力。  通过多维度、多角度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并服务于社会大众,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素养的艺术人才是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本课程后,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哲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与艺术之间的探讨研究,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动能力,从艺术到具体实际工作的转化能力。


二、教学理念:

“传统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展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三, 教学内容展示

本门课程共计64课时,课时量少,因此授课时分为课前准备、课上理论研究及课下作业实践三个阶段进行。


(平台仅展示本课程其中一个影像装置作业)


标注:以上成果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体美劳教育专项资助项目:《基于ABR的美育方法和实践研究——以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为例》(项目号:ZSZX1157) 

                                                            




图片
图片

指导教师:李勇




线上教学记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展示




图片

韩自惠

通过这门课程我得到更多的相关的现代意识的讯息,拓宽了视野,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创作能力,培养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思维思路。我觉得想把作品做好,得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践的过程之中,我们才能总结出一些经验,才能知道下一步自己去怎么去做,才能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对美术史,对艺术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学习过程过程之中,不断总结,我们自己想表达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作品,这样的话才会能摸着一些门道,找着一些思路和方向,然后再进行创作。


影像装置:《解除》

作者姓名:韩自惠

创作时间:2022.3.24

创作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人类自我认知是不断突破、解除枷锁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好像革故鼎新。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将无形中束缚了我们的枷锁不断解除。这种枷锁可能是对物质的欲望、可能是自身本体的无知。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是美国著名的畅销小说《教父》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会有一种命运。你读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的经历,你遇到的人,只会让你更清楚自己真正的欲望,然后走上要走的道路。那么,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这也是一种枷锁吗?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这种观念听起来很像宿命论,让人感到无力。看似无法反抗命运,其实是无法反抗自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一辈子最大的事莫过于“认识你自己”。不断的解除枷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突破与解除是两个关键词,我想到用橡皮筋和剪刀来表达。我将橡皮筋绑在模型上,剪刀不断的剪断束缚模型身上的橡皮筋。就像人不断突破原有枷锁,不断的重新认识。我认为人类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是解除枷锁,突破自我、重新认识自我,迎接新的自我,挑战自我。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一些先入为主的认识,使我们过早地形成了认知闭环,并且被紧紧地禁锢其中,无法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人类自我认识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突破、解除枷锁重新认识自己,从而领略更多风景。





图片

吴苏迪

一个月的时间,李老师带着我们走过了这条从艺术反叛开始到当代艺术的路。我们尝试了各种风格理念,绘画手法的艺术风格创作。从了解时代代表人物开始,去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表现方法到后来的自主创作。这中间经历过不少的难题,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也有想法上紧捆着的枷锁。但是等突破重重的困难之后,就能发现在艺术创作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有多么的自由。这门课程教会我最多的就是怎么去思考,怎么表达自己感知和感受。


影像装置:《消耗》

作者姓名:吴苏迪

创作时间:2022.3.23

媒介材料:Video Maker  ProKnocKout,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纵观自己或他人的一生,好像在不断的付出和被消耗。社会、朋友、家人和孩子。有时候我们就像被削的铅笔一样,明明已经削到拿不住。却还可以加上接笔器继续削。为了不辜负别人或自己,直至消耗殆尽。

影像纪录作品指以再现性摄影和出像创作来纪录、反映客观事物的影像作品。以摄影产生的影像符号为媒介,通过联想或想象等形象思维,可让目标受众获得像语进行审美体验的作品。艺术摄影作品、摄影艺术装置作品等,都属于影像艺术作品范畴。

视频主角就是铅笔,可以代指人的一生。以削铅笔为主,重复播放。第一遍正常时速,第二遍加倍速,第三遍再加倍速。寓指一个人的一生一开始就是被很多人推进,被很多人需要,期盼。什么也不干也会被最亲的人所消耗着。从出生慢慢加多,在中年的时候需求量达到高峰。再慢慢下降,因为需要你的人可能走了又可能去世了。到最后人生结束的那一刻,医院的机器会替你宣布你所有可用的资源已将耗尽的讯息。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享受着被需要的时光。不仅是因为需要着的人是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更是因为这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好的证明。




图片

敖登高娃


在这门课里我学会了用新的思维来看待现代艺术艺术。知道了好的艺术作品是会使人深思的,每个作品都在问题和答案中创作出来,这让我感觉作品是赋予自己思想的产物。在每次的创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思考中创作让我感到快乐。也让我深刻了解了现代主义为何物。



影像装置:《内耗》

作者姓名:敖登高娃

创作时间:2022.3.25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人有时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在做任何事的时候也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总觉得自己的感受可以先放一边,也总是被别人的情绪左右。人总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周全,更完美,可这样的内耗,一旦被别人否定或不认同,就感觉像是自己丧失了一部分自我。可我们生来并不完美,磕磕绊绊的路上,并不是所有旅途都艰难,美好的事物总是很多,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爱自己才是人生来最重要的使命。




图片

徐欣悦

因为疫情原因,本学期的课程通过线上授课进行,现代艺术创作实践这门课程主要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为期四周的课程中,理论知识涉及广泛,李勇老师讲解了西方美术史的社会学、哲学等知识,通过联系实践,将这些理论与我们的作品相结合。除了绘画的方式,还包括图片拼接、ps、视频影像等多种形式呈现自己的作品。每周的课后作业、作品的分享与讨论,我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艺术家与作品。

通过现代艺术创作实践这门课程,我们得到了更多的相关的现代艺术的讯息,扩宽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水平和创作能力以及扩展了艺术创作的思维。


影像装置:《停下脚步》

作者姓名:徐欣悦

创作时间:2022.3.24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一史铁生

尼采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无问西东》中的张果果可以淡定应对他人怀疑与试探,对自己的选择问心无愧,是因为他清楚并相信自己的内心。当一个人足够了解自己,面对外界的为难他可以从容应对,面对内心的疑惑亦可笃定自答,反之,没有自我的人,则总是轻易陷入自我质疑中。

当我们陷入自我怀疑中,我们便会失去本我,这个时候我们跳脱出来,选择当一个旁观者。

作品风格:黑白、沉寂

作品目的及意义: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打破束缚,解开自我捆绑的绳索,让一切自渡顺应生命的自然规律,有的时候过程要比结果更精彩。




图片

魏敏敏


现代艺术创作实践课是一个既有趣又知识含量及大的课程,从近现代艺术知识到艺术作品,从绘画艺术到音乐艺术,从平面艺术到视频装置艺术,在李勇老师的引导和激发下,我逐渐打破对美术创作的固有限制,学会发散思维,打破美术就是“画”的刻板印象。我觉得文明在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美术也应如此,在现有的基础我们应多去尝试探索新兴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应多读书多思考,不能一味的只沉溺于现在网络上知识观念的输出,对任何事物应当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思考。


影像装置:《接纳》

作者名称:魏敏敏

创作时间:2022.3.23

媒介材料:ipad拍摄,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作品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液体,希望能够展示出只要是经历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无论是清水还是墨水,清水最终使得纸张有了褶皱但是宣纸本身没有被渲染,而墨水低落的纸张虽然没有很明显的褶皱,但是却布满痕迹。

只有鼓起勇气才是办法!凡是无法逃避的事情,如果光害怕、着急,那只能算是幼稚、软弱。

——出自:〔英国〕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下篇》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希望人们可以在经历种种之后,正视经历的一切,接纳自己的一切,在接纳后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创作背景:

结合自身经历,以父亲去世的变故一家家庭情况的转变,体会到接纳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和解是很重要的,因此选择“接纳”这一主题。

“我是谁?”是一个永恒的哲思问题,一个人的性别、性格和经历等等因素,最终汇聚成为“我”,“我”是在经过时间打磨下形成的“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认识自我的同时,“我”也在逐渐被改变。

一块石头,在经过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打磨后,有的化成了玉石,有的化成了翡翠,有的依旧是石头,但无论经历了什么变成什么样子,都是独立的一块。

古有水滴石穿,那么水滴对于一张薄薄的宣纸呢?

液体装入有小孔的瓶中,置于宣纸上空,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下液体对宣纸的改变以及在液体蓄积之后的变化。

视频共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记录墨水,一部分记录清水,另在一部分展示水滴落时的慢镜头。




图片

孙新宇


仅四周的课程中,在李老师的指导下,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做了许多新颖的作品。这四周进行了平面化的训练、对马蒂斯作品进行了临摹和二次创作、拼贴作品、波普艺术的创作、图像作品和影像装置作品创作,课程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有好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再次深入思考并不断实践探索。打破了以往的固有思维,创作的形式和方法是可以多种手段去结合去发现去创造的。在这次课程的学习中,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更加的注重了自我表达以及提高了创作实践的独立性,主动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作主题,主动选择用什么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整个课程学习都让我受益颇多。

影像装置:《梦》

作者名称:孙新宇

创作时间:2022.3.23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庄子说:“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人在最为清醒的时候方才知道他自身也是一场大梦。有时候梦境会真正的像现实一般的呈现,现实也会虚幻地像梦境一样展示,而当我们在这两者之间不停转换的时候,或者说现实的场景如果反复出现的梦中,就很难分得清现实与梦境。

以进入梦境为开头、以梦境为视频主题、以梦醒后为视频结尾。

视频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梦境的内容,这也是作品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以黑白为主色调,渲染出在梦中陌生地方带来的紧张气氛,加入了一些特效音效,使画面表达出梦的神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像是真实的来到了某个空间中,给人一种处于现实的感觉;另一部分是梦醒后的内容,这部分使用了原本的色调表达梦醒后,用梦中未拿起的书包和完好的挂在房间的书包的对比来表现刚才的画面是梦境,现在确实是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而非还处在梦中,认识到刚才的危险只是自己的潜意识画面。

梦像是一面心灵的镜子,会帮助我们反观当下的自己,我们的梦境可以理解为一个小宇宙,我们做梦的时候就是思想意识转换到了那个宇宙,梦境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欲望编织出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避开了外界纷乱的信息干扰,摈弃了清醒时惯用的合理化理性,让我们从多个角度认知自己观察自己更真实的样子。




图片

刘美静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我接触多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了更大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发展的脉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在完成视频作业的创作过程中,第一次尝试用视频做为媒介来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面对过程中的困难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本次的课程由于线上授课方式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有遇到的困难与线下授课也是有些不同的,这不仅使我收获了许多知识,更锻炼了我面对不同的授课方式的应变能力。


作品名称:《相拥》

作者名称:刘美静

创作时间:2022.03.22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想通过墨水滴入水中的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来表现一个温暖的拥抱。

平时喜欢观察墨水或者是其他有颜色的液体,在水中融合的过程,喜欢拍照记录,最近经常玩一个游戏会在里面有对朋友表达喜爱的抱抱啊,拍手等动作,也让我觉得是一种灵魂的契合,是一个像墨滴于水中的拥抱。

利用几段视频来记录他们融合的过程以及结果。

艺术作品创作的目的及意义的阐述:

墨水在水中融合,好像朋友间相互拥抱时,所表达的一种爱意,或者表达是心灵的一种契合,我们也会相互影响对方水会使墨水变淡墨会使水变色,是相互影响的结果。希望我们都能够在生活中拥有像么与水一样相互相互融合,找到相互契合的灵魂。




图片

阿力木苏


通过这四周的课程让我进一步了解到绘画史。也见识到了艺术创作的艰难。绘画创作的本质一直是画家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画家总是在创作题材形式上煞费苦心。怎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画家一生都在研究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突破难关,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

题目:《火柴与人生》

作者:阿力木苏

创作时间:2022.3.23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很多伤,会哭泣悲伤,会觉得痛。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过后才明白。痛过了,便坚强了;跨过了,便成熟了;傻过了,便懂得了适时的珍惜与放弃。总是在失去了什么,才能学会珍惜什么;总是在碰了壁,才能学会改变什么,放弃什么;总是在疼过之后,才能学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走过许多路,遇见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才知生命的起伏,坎坷贫穷与无奈。放慢脚步为一株草感动,为一首歌忧伤,为一本书欣喜;放松戒备为步履蹒跚的老人感慨,为欢快活泼的孩子傻笑,为生活中每一缕微弱的光芒自豪;闭上眼睛,一如既往的保持一颗安然又坚定的心,让全世界的织锦繁华都装在心里。

一根火柴燃烧的时间很短,但它为了燃烧的一瞬已经在盒子里等待很久了。其实大多数人的人生都不如火柴,或者说,像个哑炮。犹如火柴的人生是幸运的,因为你有足够的耐心积蓄力量,有足够的幸运被人发现,有足够的力量绽放光辉。而不像哑炮,被人寄予了厚望,最后却只剩失望。人生就是这样,得失无常,凡是路过的,都算风景;能占据记忆的,皆是幸福。等走远了再回首,我们才发现,挫败让人坚强,别离令人珍惜,伤痛使人清醒。你只有从过去中转身,幸福才会在明天迎接你。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采的感情,舍不得一份虚荣,舍不得掌声。我们永远以为最好的日子是会很长很长的,不必那麽快离开。就在我们心软和缺乏勇气的时候,最好的日子毫不留情地逝去了。




图片

刘佳鑫


通过这四周的现代艺术创作与实践课程让我收获很多,打破了之前自己对艺术作品片面的解读,而学会更加深入的去品味,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包括如何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以及影像装置。这四周的学习让我突破了对传统艺术绘画的认识,了解了更多的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同学们与我不同的欣赏见解与作品分享,让我更是收获满满,扩宽视野为我将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影像装置:《自渡》

作者姓名:刘佳鑫

创作时间:2022.3.23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唯有真自知才有真自爱,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找寻自我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太多的干扰将真假混淆,反倒常常让人迷失,我们经常焦虑,容易陷入恐慌和自我怀疑,从而忘了我们自己本身,丢失了自我,我们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甚至越来越不懂自己,甚至从条路清晰,到对未来一片模糊,要真正的了解自己才能做到自爱甚至爱别人。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连你自己都不懂你自己”我们在来往的人群里显得平庸,在忙碌的生活中被浮华吞噬,没有自我,变成断了线的风筝,在高空浮动,却无所归依。

自我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最宝贵的证明,是我们与内心世界最紧密联系的纽带。

我们应当明确自我的定位,找到前进的方向,不因别人的一举一动恐慌,自我怀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把握自己的节奏,慢慢找回自己的定位,找到前行的方向,找到自我




图片

张淳皓


通过本次现代艺术创作实践课程的学习,对于各种现代艺术的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创造形式使我自己受益匪浅。通过观看现代艺术作品与其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或者情感,了解到现代艺术创作与哲学,社会人文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将自己所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运用在自己的创作当中,再不断的论证,与老师讨论再修改,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方向,打磨自己的作品。这次的现代艺术创作实践开拓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创作思路也为接下来的毕业创作打下基础。


影像装置:《流逝》

作者姓名:张淳皓

创作时间:2022.3.25

媒介材料:davinci resolve,lightworks,hitfilm express

作品阐述:

消磨时间是⼀种多么劳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这只⾁眼看不见的秒针⽆时不在地平线下转圈,你⼀再醉⽣梦死地消磨时间,到头来你还得明⽩,它仍在继续转圈,⽆情地继续转圈…… ——伯尔。运用摄影,将从黑夜到白天记录下来并进行压缩处理,表达了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通过作品来表明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所以把握好时间,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上一篇:美术学院2021级版画专业《色彩》结课观摩展 下一篇:美术学院2019级书法学专业《中国画技法》结...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天津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0 Jice90.COM 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云谷大道(云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