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共话母校

厚瑞杰:母校给我腾飞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8-10-10 17:15:2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厚瑞杰

 

我,一个蒙古族姑娘,从大草原踏入艺术之门,在舞蹈艺术的殿堂里,拼搏奋斗了30多年,经历了人生的苦辣酸甜,也经历了艺术上的求索得失。不论是鲜花掌声的荣耀之时,还是痛苦失落的挫折之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你,我的母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母校,我艺术的引路人;

母校,我人生的教诲人;

母校是我舞蹈艺术成功的基石。

我是1973年入学的,当时学校的设施没有现在这样恢宏、完善,教室、排练室、宿舍全是清一色的红砖小平房,可那小小的平房,对我们这些刚刚踏入艺术之门的同学来说,却是那样的美好、伟大和神秘。我们知道,我们将在这里完成我们喜爱的专业,将在这里插上我们艺术的翅膀。当我们把校徽挂在胸前时,骄傲和自豪难以言表。

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当时的学习条件不如现在,但我们仍然感到非常的满足。我们的基本功主要是芭蕾基本功还有古典舞、毯子功、民族民间舞等等。每天清晨6点起床,跑步、练早功。开始立脚尖,脚尖出了血,钻心的痛,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咬紧牙关,顽强地坚持。脚上结了痂,再练、再出血、再结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回到宿舍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但当我想起未来,当我想起我将为艺术奋斗终身的时候,身上又有了说不出的劲,和同学们一起畅想着明天。

当时的教师个个年富力强,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是我们永远也忘不了的,他们的严格又是让我们吃不消的。现在回想起来,正是有了他们慈母般的关爱和严父般的苛求,才有了我们今天在艺术上的腾飞。我在舞蹈事业上的成就与他们谆谆的教诲、严格正规的训练是分不开的。所以每当我有了一点点成绩的时候,便首先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老师。

毕业后,我分配到包头市歌舞剧团,从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员成为一名独舞演员,我表演的独舞《敦煌彩塑》获得包头市中青年汇演一等奖;独舞《天魔舞》在1991年自治区舞蹈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孔雀杯”单、双、三舞比赛中获表演三等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又开始从事舞蹈编导。我创作的双人舞《火鸟》、《雪韵》获2000年自治区舞蹈比赛创作奖,双人舞《鹿鸣》获2000年自治区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同年还荣获了全国“孔雀杯”少数民族舞蹈比赛创作三等奖,中宣部、文化部2002年文艺展演表演创作银奖。双人舞《雪韵》获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还担任了团里创作的大型歌剧《舍楞将军》的舞蹈总设计,该歌剧获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全国“文化新剧目特别奖”。由我编剧任总编导,并担任女主角的民族舞蹈剧《额吉》(饰老年额吉)6易其稿,自2001年搬上舞台后,受到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先后获得全国第三届舞剧观摩演出银奖、自治区第七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杯”比赛铜奖。2004年,舞剧作为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奖”参评剧目,代表自治区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得第十一届“文化新剧目”奖,我本人还同时获得第十一届“文化编导奖”。为表彰我在舞蹈事业上取得的成绩,我被包头市两次评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并于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先进个人。

我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的母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培养。是母校给了我舞蹈事业的入门钥匙,教我如何从艺、如何做人,是母校为我插上了舞蹈事业的腾飞翅膀,使我在舞蹈事业的道路上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忍不拔。如果说,我在繁荣蒙古族舞蹈艺术事业的道路上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您,我的母校,亲爱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