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共话母校

杨菊嫣: 人生舞步始于母校

发布时间:2018-10-10 17:15:23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杨菊嫣

 

50年前,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上,诞生了一座学校。她就是你:我的母校——内蒙古艺术学校。

50年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诞生了一个女孩。她就是我:您的学子杨菊嫣。

三生有幸,我和母校同岁。

机缘巧合,我和母校共舞。

母校啊,您是一片朗朗的天。吮一滴春天的雨露,凝成我碧绿的嫩叶;掬一缕夏天的阳光,融于我繁茂的枝条;收一阵秋天的金风,注入我挺拔的树干;捧一抔冬天的冻土,磨练我坚实的根基。在学校的天空下,我们像小树茁壮成长。忘不了在校学习的岁月,笑声、哭声有过,声声呼喊出执著;汗水、泪水流过,滴滴结晶成丰硕的果实。

在校学习期间,我们都还小。上课,我们嫌枯燥;练功,我们嫌辛苦。在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下,我们走过春夏秋冬。另外,我们还感激母校先进科学的教育模式,毕业前,组织乌兰牧骑下牧区实践演出。我们读出生活的真谛,释放表演的真情,感知编导的冲动,渐渐涉步人生,舞动生命。

老师啊,您有一片浓浓的情义。亲情的神圣,源于一脉相通的血缘,友情的持久,基于常来常往的沟通,而师生之情的份量,则是因为这是一种心与心相知、相连的牵挂和维系,师生之间慷慨赐予和知恩图报的则是一种崇高圣洁的感情,一种相伴一生的感动。

毕业以后的经历:我于1976年至1982年在内蒙古乌盟歌舞团;19829月,我来到闻名遐尔、钟灵毓秀的江南古城绍兴,分别在市工人文化宫任舞蹈老师,市电视台任文艺专题部编导,后又创办全市第一家个人舞蹈艺术工作室,进行培养舞蹈人才、试水文化产业的探索和实践,成为浙江绍兴市文化产业的新形式。

学校和老师,我想对您说:学生是花团锦簇,学校是阳光一片;学生是芳草连天,学校是雨露点点;学生如小树茁壮,学校为我呵护永远。这是鲜花对阳光的回忆,这是芳草对雨露的敬意,这是小树对大地的依恋,这是栋梁对园丁的感激。我们说师恩难忘,浓于血、深似海,融于我苦乐人生;我们说师情永恒,长相忆、永相伴,胜过我父母亲情。

在离开母校后,我……

踏出了精彩的艺术舞步。19979月,我隆重地举办了一次全省最大规模的个人舞蹈专场演出。我编导的作品《碧荷涟涟》、《女儿红》获全国两届“群星”金奖;《越兰幽幽》、《金谷灿灿》等水乡系列作品获市级最高奖;《我是一个蒲公英的种子》、《好爸爸、坏爸爸》、《井底之蛙》等儿童舞蹈系列作品,分获华东地区和省市级奖项。历年累计获各级奖项近百项。

踏出了务实的育人舞步。在绍兴从事舞蹈教育期间,培训出数以百计的舞蹈爱好者和骨干,目前,绍兴市绝大部分舞蹈编导和骨干都是我的学生。

踏出了相应的社会舞步。鉴于在群众文化领域的贡献,我也得到了相应的名誉和荣誉。我连续四届20年任市政协委员、继任两届绍兴市青年联合会常委、宣传部长,曾随青联代表团出访日本进行友好交流,荣获绍兴市十大优秀青年的称号,任浙江省舞蹈家协会理事、绍兴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多次被绍兴广播电视总台、《绍兴日报》做专题报道。

学校五秩正年轻,学生50也不老。“人生舞步,始于学校,舞步人生,献给母校”,这是我和每一位学子的心愿,请母校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