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我的图书馆 今天是 3月26日 星期一 内蒙古艺术学院图书馆欢迎您!
首页 > 核心期刊

《音乐研究》(双月刊)2020年目录

发布时间:2020-09-23 10:50:3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音乐研究》(双月刊)2020年第三期目录
·音乐表演理论研究专栏
反思表演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录音分析研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作者:周全
音乐表演中意会认知的三重维度——文本、技术与审美作者:姜珊珊
钢琴踏板动作与技巧的测量、识别与可视化研究作者:梁贝茨;乔治·法泽卡斯;马克·桑德勒;康啸
唐代梨园研究中的诸多未解问题辨析 作者:任飞;杨迎
被误读的“乐府”——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阳关曲》辨析 作者:杨玉锋
论巴洛克音乐修辞及其在音乐分析理论中的地位 作者:任达敏
诺诺《中断的歌》人工数列化节奏的数理逻辑辨析 作者:石磊
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音乐语言研究 作者:张一
从中国民间唢呐音乐的即兴看程式 作者:周青青
论析泉州傀儡调里所保留的南戏“合(唱)”结构 作者:陈新凤
论苏州弹词“蒋调”流派的创腔特点 作者:吴磊
“传统的发明”:贵州苗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作者:欧阳平方
西方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政治学”研究 作者:郝苗苗
当前歌剧音乐创作若干紧迫问题刍议 作者:居其宏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音乐分析心得谈 作者:李吉提



《音乐研究》(双月刊)2020年第二期目录
·樊祖荫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专栏
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项目鉴定的一点感想 作者:戴嘉枋
中国传统音乐多声思维之存在 作者:项阳
积微致著 寻端见绪——樊祖荫教授多声音乐研究成果学习笔记 作者:张伯瑜
樊祖荫多声部民歌理论中的“宫调话语”解析 作者:刘永福
探究我国早期音乐创作中和声运用的民族风格问题——学习樊祖荫先生传统多声部音乐理论有感 作者:刘康华
“奉五声”与“变五声”——“二变之音”在五声性七声调式中的作用 作者:樊祖荫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栏
红色音乐研究的学科理论与问题框架——音乐学术研究的反思与探讨(四) 作者:李诗原
李叔同、曾志忞乐歌思想之异同——从《申报》刊发《论学校音乐之关系》说起 作者:陈艳秋;李岩
《乐法启蒙》版本研究 作者:陈林
·西方音乐研究专栏
舒伯特《D大调第十交响曲》:再思“草稿研究”及其核心问题 作者:瞿枫
关于浮士德题材文学多元化歌剧改编的审思 作者:邱桂香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册”中的几支乐事简及其他 作者:许继起
魏汉津“以君指节为尺”真的荒唐至极吗? 作者:潘江




《音乐研究》(双月刊)2020年第一期目录
·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研究
石峁骨簧的音乐历史意义 作者:方建军
论周代“房中之乐”的两种形态及钟磬问题——兼论其与乡乐、燕乐的关系 作者:姚苏杰
论两周青铜乐器之“歌钟”与“行钟” 作者:孙思雅
·音乐表演理论研究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基于学科视野的思考 作者:张巍
踏板和踏板记号中的“历史声音”——对历史音乐学的一种HIP视野考察 作者:邹彦
新中国音乐表演学的“拓荒者”与奠基人——张前先生学术贡献探析之一 作者:冯效刚
作曲与分析的修辞学观照 作者:贾达群
“Ma-Mi唱名”所隐喻的调性原动与音级色差含义——兰德瓦依“威尔第、瓦格纳与二十世纪”述评 作者:周勤如
何谓“sentence”? 作者:郑刚
音乐“表现”理论及音乐意义的研究(下) 作者:刘经树
纯音乐与标题音乐的历史论争 作者:孙胜华
论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作者:田耀农
一次关于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讨论 作者:王次炤;韩锺恩;罗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