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内设机构及职责
    • 现任领导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党团工作

    • 党的工作
    • 团学工作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美育专栏

    • 美育动态
    • 美育讲堂
  • 评建工作

    • 评建动态
  • 科研创作

    • 获奖成果
    • 学术展览
    • 交流研讨
  • 线上展厅

    • 主题作品
    • 教师作品
    • 研究生作品
    • 本科生作品
  • 校友风采

    • 校友作品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美术与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2025年秋季写生作品展(水彩画方向)

发布时间:2025-10-20 12:04:00  作者:美术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有话说 | 分享
  • QQ好友
  • QQ空间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收藏
图片
图片


1


前  言

2025年秋季,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水彩画方向)师生深入通辽市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与正蓝旗,开展为期近三周的写生教学。

这片辽阔的土地,孕育着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它既是草原文明的摇篮,也是多民族共生共融的精神家乡。秋季的草原云影流动、色彩丰盈,气象万千。学生们每日迎风写生,在光与影的变幻中捕捉自然的节奏,在生活的真实中体味文化的力量。通过不断的实践,他们逐渐从对客观再现的训练,转向对艺术语言与精神意象的思考,使水彩的透明与流动成为理解北疆精神的媒介——柔中有韧,静中有力,如同这片土地所蕴含的生命气息。

此次写生不仅是一次学术训练,更是一次文化的体悟与心灵的回望。通过深入生活、走进草原,学生们感受到人与自然、民族与地域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在艺术创作中理解了“北疆文化”的精神核心——辽阔、包容与生命的延续。这些作品正是在这一片天地的滋养中生长出的心象之景,是新时代青年艺术家以真情与笔触对北疆文化的礼赞。


水彩画方向负责人:颉元芳

2025年10月

                         

2

写生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学生作品

图片


PART/ 01


李月望

指导教师:苏雅拉其其格 

在通辽写生,我以水彩追寻草原与树和夕阳的对话。用湿润的笔触捕捉草原上微妙的变化,以通透的色彩表现傍晚嘎达苏营地的夕阳,通过窗户,夕阳呈现出别样的形状。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气息相通。写生即是修行,在即兴的留白与偶然的水痕中,与当代生活的诗意产生共鸣。

图片

《扎鲁特夕阳01》15cmx30cm 

图片

《扎鲁特夕阳02》128cmx98cm 




PART/ 02


图片

冯昕萌

指导教师:长海 

       本次写生我学会了很多,我致力于探索各类表现手法,通过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对内蒙古草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之后我会继续通过更深入的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之路。

图片

《草原印象》26cm×36cm 

图片

《草原印象2》26cm×36cm 


PART/ 03


图片

王乙

指导教师:云宇峰 

站在草原之上,画笔与心灵一同舒展。翠绿的草浪随风起伏,与天际的湛蓝交融,仿佛自然的调色盘在眼前流动。水彩的透明质感恰好捕捉了晨露折射的光晕,而粗犷的炭笔线条则勾勒出牧马奔腾的生命力。躺卧草地时,云影掠过面庞的瞬息万变,教会我用速写记录光影的舞蹈。这片无垠的绿野,既是画布,也是吾师——它让我懂得:艺术不在精细的摹写,而在呼吸间与天地共鸣的真诚。

图片

《忧郁的一天》76cmx54cm 

图片

《忧郁的第二天》17cmx37cm 


PART/ 04


图片

白慧

指导教师:苏雅拉其其格 

通过此次写生经历,我真正懂了写生的重量。自然从不是现成的画稿,从前总依赖想象画风景,直到蹲在坡上看阳光在草叶间流动,才明白唯有真实经历,才能让理解不浮于表面。绘画里,探索和创新从不缺席。既要留住草原的多彩实景,也要用想象力突破技法边界,让眼前景与心中意交融。这样画出来的画面,才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藏着自己思考与温度的作品。

图片

《原上草》36cmx26cm 

图片

《光迹》36cmx26cm 


PART/ 05


图片

刘明慧

指导教师:云宇峰 

通过色彩与笔触的对比,诠释荒野既是冷峻的自然容器,也是孕育生命与希望的秘境,借由水彩的晕染特质,让观者在灰与暖的切换中,感知荒野在时间维度里的多重面向,引发对自然本真状态的深度思考。

图片

《暮色漫野》39cmx54cm 

图片

《云隙微光》39cmx54cm 


PART/ 06


图片

金玥

指导教师:长海 

水与色在纸上自由浸润,仿佛草木的生机在蔓延。水彩的灵动的确赋予画面生命,但更深地,它让我学会了倾听:倾听色彩交融时的细微交响,倾听每一株劲草在风中的柔韧低语。于此间,种种对形似的执念悄然消融,我以一颗澄澈的心,调和着自然与心绪。

图片

《云间》15cmx30cm 

图片

《远山》13cmx36cm 


PART/ 07


图片

刘锦涛

指导教师:颉元芳 

本次草原写生,让我真切领略了草原天地的壮阔。初次从南方来到草原,沉浸其中,用画笔描绘这片土地,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在自然中寻找美、发现美,这不仅提升了我的水彩技艺,更点燃了我对风景创作更深的热爱。不虚此行,收获满满。

图片

《秋至》38cmx53cm 

图片

《衔春》110cmx90cm 


PART/ 08


图片

杜奇杰

指导教师:颉元芳 

写生期间最动人的不是某个壮阔的景,而是色彩在时间里无声的流转。晨光如何为牛群镶上金边,午后的云影怎样在丘陵上追逐嬉戏,还有暮色里,整个天地沉入一种无言的恢弘。我不断调色,试图挽留,却发现画纸所能承载的,不过是自然呼吸的万分之一。笔下的线条与色块,最终沉淀为内心的静默与丰盈。画纸的一角,盛装着整个草原的秋天。

图片

《金秋草原》30cmx50cm 

图片

《荒野》56cmx76cm 


PART/ 09


图片

高婷

指导教师:苏万循 

这次外出写生采风,是一场珍贵的成长之旅。当置身于郊野秋景中,我真切感受到自然的美。秋草的色泽并非单一的绿,而是交织着浅黄、褐红等,在光影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与微妙的渐变。我尝试用不同水分、颜料浓度还原时,锻炼了我的色彩感知力。同时,我也学着借水彩的透明性与流动性,传递秋的静谧与开阔。

图片

《草原暮色》 25cmx12cm 

图片

《天际下的秋野》50cmx70cm 


PART/ 10


图片

刘学雷

指导教师:苏万循 

通过这次的写生,我收获了很多,一方面学了许多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我自己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本次的写生是对我自身的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收获了很多也是非常可贵的。

图片

《秋寂》  36cm×62cm 

图片

《绿波逐光时》  76cm×53cm

( EHD)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美术与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2025年秋季写生作...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天津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0 Jice90.COM 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云谷大道(云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