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 青城印记第一批注解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这座2400岁的城市,这方古老又年轻的土地,历经沧桑,留下点点印记。
这些印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它们是文明生息的积淀,是根脉,更是未来。
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播好呼和浩特市独特而有内涵的城市形象风貌,进一步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树立文化自信, “北疆文化 青城印记——寻迹文化符号集群”活动于今年初启动。
梳理呼和浩特市宝贵的文化留存,形成系统完整的5个序列、100个印记的城市大文化符号集群。并把统筹梳理、专业描述的青城印记融入城市建设,深化人们对于北疆文化的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期发布的是第一批50个青城印记,敬请关注。
第一序列:古风遗韵
大窑遗址
已知世界面积最大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厂。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50万—1万年之间,存在4个不同时期的原始社会文化。证明了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地,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生不浪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遗址东西宽约 340 米,南北长约 340 米,总面积约 9 万平方米。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生不浪文化以海生不浪遗址命名,是由仰韶文化、大司空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此地相互碰撞、交流交融形成的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考古文化。据考证,海生不浪文化的年代大约在距今5700—5000年间。
战国赵长城
《史记》记载赵武灵王“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塞,就是长城。今天大青山南麓还有战国赵北长城遗址,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长城,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之一。约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99 年)之间由赵国修建。
云中郡故城
赵武灵王开发北部边疆“胡服骑射”,在阴山修筑长城,将赵国的管辖范围扩展到了今天的河套地区,并置云中郡进行管理,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有行政建制的开始。云中郡治云中故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面积约4平方公里,城墙由夯土筑成,残高约4—5米,宽8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昭君墓
又称青冢,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依托王昭君墓而建成的昭君博物院,前身为昭君墓文物保护管理所,始建于1981年,是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一院多馆”格局的遗址性博物院。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条。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东汉晚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思想、文物制度、现实生活等方面极有价值的资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乐古城
是北魏王朝的发祥地,也是内蒙古境内建立的第一座古都,被誉为“草原第一都”。是探究古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川县坝顶北魏祭祀建筑遗址
是北魏王朝于阴山之巅设立的大型祭祀建筑场所。年代范围在公元 430 年至 490 年间。遗址分布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形制清楚、体量较大、保存较好,其形制结构与中国传统的祭祀礼制建筑一脉相承,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物见证。入围“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和“2020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丰州故城遗址
丰州城始建于辽神册五年(920 年),辽金元三代沿用,自建城至废弃,长达 450 年之久。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 890 米,南北长 1000 米,正南北方向。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州故城博物馆全方位反映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民族融合、文化交融、建筑艺术、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
万部华严经塔
俗称白塔,是我国现存最精美的辽塔之一。始建于辽圣宗年间(983—1031 年),金大定二年(1162 年)重修。为楼阁式砖仿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 55.6 米。塔内墙壁上保存了珍贵的多语种文字资料200余条,是研究呼和浩特地方史、北方民族史的重要史料,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关系及社会状况。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长城
呼和浩特境内的明长城在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与山西省交界的地方,全长256.93余公里。沿线关口、烽火台、敌楼、城障、将台、隧道、暗门、水门等长城遗址资源丰富。明长城板申沟段(清水河县)、明长城小元峁段(清水河县)2020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大召
明朝万历年间修建。是呼和浩特历史上建造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是研究内蒙古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建筑等学科的宝藏。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里茶道遗存
呼和浩特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货物中转站,留下了大量万里茶道遗存,现存的宗教建筑有大召、清真大寺,住宅建筑有元盛德商号掌柜旧居,商业建筑有大盛魁总号旧址,见证了在这方土地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和硕恪靖公主府
是康熙皇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的府邸,约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左右建成,有“西出京城第一府”之称,建筑形制为亲王级四进五重传统府园建筑,是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公主府邸。体现了呼和浩待市的城市历史坐标和文化脉络。1989年成为呼和浩特博物馆馆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衙署
清乾隆二年(1737年)按照清朝一品封疆大吏等级规模建造的绥远城将军的办公衙门,先后有79任将军、20任署将军、都统在此办公,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办公地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筑类专题博物馆。
第二序列:民俗故事
和林格尔剪纸
被誉为“农耕与草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和林格尔县流传广泛。和林格尔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剪纸文化之一。2008年,剪纸(和林格尔剪纸)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人台
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是植根于蒙、晋、陕、冀民间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呼和浩特地区二人台属于西路二人台。二人台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产物。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双墙秧歌
是托克托县河口镇(今双河镇双墙村)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形式,已有300余年历史。双墙秧歌吸取戏曲中文唱武打等表演艺术,将历史、民俗、民间文化知识等嵌入其中,是具有黄河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2007年,双墙秧歌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晋剧
中路梆子属晋剧中的一种,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也称“山西梆子”“晋剧”,清末民初传入内蒙古地区。融入了晋白、京白和当地的方言,表演质朴,曲调婉转。中路梆子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的典型,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戏剧剧种。2006年,晋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脑阁
是清朝中期由晋陕等地的移民传入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一种民间社火表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脑阁是由成年男子将1—2名儿童扛在肩上进行表演的舞蹈,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综合造型艺术和表演形式。2008年,脑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金银器制作工艺
也称蒙镶制作工艺,是北方民族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手工技艺,包含錾雕、浮雕、掏空、掐丝花、鎏金、景泰蓝等多种工艺。蒙古族金银器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及礼仪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民俗学价值。2013年,蒙古族金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炕围画
也称墙围画,是一种在炕围墙(框)上作画的民间绘画艺术。据传起源于宋代末期,发展于清朝,兴盛于民国年间。呼和浩特地区大部分画炕围的艺人都来自山西、河北两省。炕围画深深扎根于群众的生活之中,是一种极具审美的民间艺术形式。2009年,炕围画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西口故事
是明朝至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移民现象。其中有一路以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太原等为主要迁出地,到达今天以呼和浩特为中心的内蒙古西部各地。走西口对呼和浩特地区农业、商业、饮食、语言、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大促进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
君子津传说
君子津是历史上重要的黄河渡口之一,具体位置尚无定论,有资料记载位于托克托县和清水河县交界喇嘛湾处。相传有一位商人携带金银渡河却突发疾病去世,津长将商人和金银一起放入墓中分文未动,为了赞扬津长的高尚品格,该渡口改称为君子津。这个承载了千年传说的古渡口,是正直无私、淳朴善良、诚信仁爱的黄河人民的象征。
大盛魁故事
是中国近代商业史上最大的旅蒙商号。由山西人创立,于清朝康熙年间开业,1929年宣告歇业,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鼎盛之时,拥有国内外分号82家,骆驼2万多峰。“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大盛魁在呼和浩特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序列:巷陌时空
塞上老街
位于玉泉区大南街大召附近,全长约380米,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己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归化城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老街最早叫朋苏克街,后来改称通顺街,发轫于明,初兴于清,兴盛于民国。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一条街,是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小白楼(新华社驻内蒙古分社)
位于新城区中山东路5号,建成于1955年,因通体白色而得名。最初为蒙古国驻呼和浩特领事馆所在地。1984年,新华社驻内蒙古分社搬入后一直使用至今。这座特色鲜明的建筑,是呼和浩特市一道亮丽的标志性文化景观。2006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宽巷子
位于回民区,西起通道南路,东至前新城道,长300多米。因早年为呼和浩特市最宽的巷子而得名。宽巷子的饮食文化极为昌盛,著名的老字号和知名店面基本都集中于此,尤其以烧麦、羊杂碎、焙子等为代表的特色饮食深受人们喜爱,已打造成为百年美食街。
白塔火车站旧址
位于赛罕区巴彦街道前罗家营村,建成于1921年,是平绥铁路沿线的重要车站,由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先生设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白塔车站作为归绥地区对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是呼和浩特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见证。
兴盛街
原名圪料街,因街巷弯曲而得名。东起小召街北口,西至石头巷北口,长220米。归化城时期圪料街两边商铺繁多,有剃头铺字号“喜顺堂”,制作算盘、尺子的“源福泰”和老药铺“元泰和”等。1956年更名为有着吉祥寓意的兴盛街。兴盛街因其迂回环绕且极具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呼和浩特市一条特色老街。
老缸房街
北起新城东街,南至书院街,长615米。绥远城建好后,为了满足驻守兵民的生活需要,在老缸房街开办了一些手工作坊,制作大酱、酱油、醋、烧酒、麻糖、糖稀等食品,用大缸进行售卖。1931年,这条街道正式被命名为老缸房街。历史悠久的老缸房街蕴藏着归化城的烟火记忆。
通顺大巷
位于玉泉区塞上老街南侧,长330多米。据传,通顺大巷曾经以范姓商人为名,叫大范家巷。从1956年开始,因为紧邻通顺街(今塞上老街),便更名为通顺大巷。通顺大巷曾是归化城繁华的商业街道,明清建筑风格体现了独特的年代记忆,如今已打造成为吸纳全国各地风味美食的小吃一条街。
古丰书院(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位于回民区环河街33号,前身为1885年设立的古丰书院。古丰书院为第41任归绥道道员安详创建,因呼和浩特地区古时称丰州而得名。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03年建校,称归绥中学堂,历经百年。此后几易其名,上世纪80年代改称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沿用至今。
奋斗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位于新城区呼伦贝尔南路1号,前身为私立奋斗中学,由爱国将领傅作义于1942年创办于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1950年迁址归绥市,1952年更名为归绥市第二中学,1954年改为现称。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建校以来秉承“奋斗”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序列:馆院记忆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2007年7月31日对外开放,现有藏品150466件套,设置“远古世界”“文明曙光”等九大基本陈列。
内蒙古美术馆
内蒙古美术馆始建于1957年,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成的首个美术馆。新馆于2017年8月4日开馆,建筑面积35893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是自治区唯一代表国家征集中外美术作品、开展艺术学术研究、进行造型艺术展示的场所。
呼和浩特博物馆
呼和浩特博物馆1989年建馆,2009年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顶端有白骏马凌空奔腾的造型,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大白马博物馆”,是呼和浩特市历史地标性建筑之一。
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纪念馆于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笔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30000平方米,生动翔实地展现了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德胜沟乡蘑菇窑村东的大青山深处,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
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是我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场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是内蒙古标志性文化建筑,是自治区各方面成就的展示窗口,是开展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2023年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
老牛坡红色文化旅游区位于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明长城脚下,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37年10月,老牛坡村秘密成立党支部,是抗战时期内蒙古在蒙晋交界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共产国际前苏联的重要通道,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和晋绥边区红色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序列:青城风物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交界处,是黄河入晋第一湾,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手。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黑河景观带
大黑河,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支流。呼和浩特市境内河长139.5公里。大黑河景观带山水相依,郊野花带、滨河步道、亲子乐园、露营基地、军事公园等一同构成功能完备的环城景观链,是休闲身心的绝佳场所。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位于土默特左旗西部,北依大青山,南抱哈素海,地处“呼包鄂”金三角腹地,交通便利。历史上曾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北魏民歌《敕勒歌》所描绘的就是这里的景象。
哈素海
哈素海位于土默特左旗境内,是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俗称“后泊儿”。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水质肥沃,湿地资源丰富,有“塞外西湖”的美称。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现内蒙古·100个最美观景拍摄地”。
乌素图古杏园
乌素图,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古杏园位于回民区攸攸板镇乌素图村。乌素图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有“红杏遗村”的美誉,乌素图杏花被誉为著名的归绥八景之一“杏坞番红”。
乌素图600年老榆树
这株古榆树高15米,胸围6.5米,经历了600年风雨,仍然高大粗壮、冠形饱满、枝繁叶茂,被回民区东乌素图村村民视为神树。这株古榆树是呼和浩特市第一株保护的一级古树,被按照样板工程的标准进行保护。
青城公园
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总面积46公顷,是集园林景观、人文历史、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为一体的文化休闲综合型公园,也是呼和浩特市主城区的天然“绿肺”。据《归绥县志》记载,青城公园前身为龙泉公园,始建于1931年。
烧麦
烧麦又称烧卖、稍美、肖米、稍麦等,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最早起源于元代初期,在呼和浩特的商途茶馆出售,后演变成为今天的烧麦。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喷香可口,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
晋三元
1843年,山西饼匠携妻带子随同走西口大军进入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淘金,制作山西风味糕饼。饼匠结合归化城的民俗和饮食习惯,开创了全新的归化糕点流派,深受百姓喜爱。2021年,晋三元玫瑰饼制作技艺成为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