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热议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2022-03-05 16:19:22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如期召开。内蒙古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学习两会精神、关注两会动态,主动聚焦两会内容,热议两会精神。

思政课教师  山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一论断丰富了新时代民族理论和民族实践研究的新内涵,为我们下一步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在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理论宣传、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新贡献,书写发展新篇章。讲话充分体现了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极大地激励了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一往无前、奋发进取的斗志和干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教学工作中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决做到“五个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思政课教师 何奥龙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重点谈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等工作。习近平在发言中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管理干部,我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能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推动“两会”重大决议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准确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思政课堂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教师 姜  南
走过党的百年华诞重大时刻,我们昂首阔步迎来新发展。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新的时代方位上举行的全国两会意义非凡,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作为一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我将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我要知行合一,践行信仰,认真深入地学习、领会、宣传好两会精神,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好思政课,当好学生的领路人,矢志“立德树人”,把思政课“讲活”“讲实”,运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家乡故事,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 李丽华
“两会”已成为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主动关注“两会”动态发展,认真收听相关报道,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今年“两会”的召开意义非凡。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思政课教师 李  丹
在生机盎然的初春时节,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近5000名代表委员从天南海北齐聚北京,肩负人民重托,共商国是。中国进入 “两会时间”,世界迎来“中国时间”!作为内蒙古的一名高校教师,我更多关注了内蒙古代表团的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细致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影响青年学生,用鲜活事例讲好内蒙古的故事、内蒙古的发展成就,以实际行动和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思政课教师 白振东
新时代百年未有大变局形势下召开的“两会”十分重要,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件。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积极主动关注“两会”新最动态发展,认真收听相关报道,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真抓实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过学习“两会”精神,我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千难万险,上下齐心,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思政课教师 王增元
2022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用五个“必由之路”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所坚定的重要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既是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所坚定的科学认识,也是总结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科学结论和科学号召。作为内蒙古高校思政课的一名普通教师和普通党员,我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走好“五个必由之路”,并且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思政课教师 明  花
2022年3月5日下午,习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要立足本职工作,把会议精神融入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们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思政课教师 王秀艳
2022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我倍受鼓舞。总书记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作为高校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讲好思政课,让学生通过思政课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真抓实干,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思政课教师 王欣欣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共同体、共同奋斗……“共同”在新闻稿中出现了19次,成为高频词。从这些高频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在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时,应该更多的去增进共同性,增进共同利益,时刻牢记中国梦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梦想,五十六个民族应该共担责任,共享祖国富强的伟大荣光。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并且向学生讲授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中国梦,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思政课教师 丁丽丽
今年两会如期而至,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指引、擘画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既为内蒙古的发展指引方向,也贯穿着推进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补齐短板、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我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定“四个自信”,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思政课教师 刘  玥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连续第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交流。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深悟透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更要给学生讲清讲好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教学过程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把“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做细做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教师 张建新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使我备受鼓舞。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一名教师,将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坚守教书育人,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坚定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