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设计专业学位
01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武继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视觉传达(舞台美术)教研室主任,内蒙古艺术学院乌兰牧骑艺术团舞美设计。主要研究领域:舞台设计、舞台服装设计。代表性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艺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舞台设计课中思政元素及其融入研究;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镂空元素的创新型转化设计;内蒙古艺术学院美育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类高校美育研究中心资助出版《现代舞台技术发展趋势》吉林人民出版社;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非遗文化中镂空元素保护与利用新探索新实践》一般项目。代表性创作成果:获得北京舞蹈学院2019舞蹈艺术“学院奖”舞台视觉竞赛单元(灯光设计)指导教师奖优秀奖;作品《方鼎(雕塑)》在全区高校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昂首迈进新时代”思政课艺术作品类优秀作品奖;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内蒙古艺术学院话剧《战士 战马》道具设计;音乐剧《盛乐时代》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文艺展演舞台与道具设计;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和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文艺展演,道具总设计;专著《现代舞台技术发展趋势》;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镂空元素的创新型转化设计——以舞台设计课程中镂空艺术为例》;论文《浅谈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艺术魅力》;论文《舞台灯光的色彩和情感的应用于表达-话剧《战士 战马》;作品《静物写生》油画;作品《静物》油画。
辛晨旭,汉族,教授,2016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学院院长,教育部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全国中文期刊《色彩》杂志编委。研究专长为视觉传达设计。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内蒙古地区品牌形象设计的民族化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符号学视角下蒙古族传统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彰显民族特色,优化学科建设》获省级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甲类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专业大赛获奖100余项,其中等级奖12项,获“优秀指导教师”20余次。
赵媛,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内蒙古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级综合性期刊《网印工业》编委,内蒙古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代表性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等项目10项;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主持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一流本科课程2项,主持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在《艺术百家》《传媒》《艺术评论》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表作品多件;获外观设计专利、版权2项。代表性创作成果:指导学生获国家级专业赛事等级奖80余项,获“优秀指导教师”30余项;指导研究生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指导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主持校级“美育名师工作室”、“视觉传达创意设计工作室”开展美育活动与社会实践设计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顾谦倩,汉族,教授,2014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艺术设计学系主任,民盟内蒙古艺术学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莲七珠宝设计顾问,内蒙古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主要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学。代表性科研成果:在全国、省部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7项;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项;出版设计教材《艺术教育》《美育基础教育》《数字图像处理案例教程-Photoshop CS5》《Flash CS5》《环境空间设计基础篇》(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专著《互联网困境下的品牌策划突围》(辽宁省人民出版社)、《新时代大学生美育与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吉林美术出版社);连续五年被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评为“杰出指导教师”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代表性创作成果: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多件,获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设计作品“草原民丰”系列包装设计、“莲七珠宝”系列包装设计及标志设计等多项设计被采纳并已投放市场。
王巍,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视觉传达系数字媒体创新实践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创意开发应用研究。代表性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图形符号在民族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自治区留学回区人员创新启动支持计划资助课题《基于蒙古族传统图形创新研究的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主持《插画创意表现》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编教材《广告设计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艺术报》《文化产业》等国家级报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CSSCI两篇。代表性创作成果:获2020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银奖指导教师奖、2021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铜奖指导教师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奖。
图雅,蒙古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创专委会委员,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代表性科研成果:主持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内蒙古马烙印艺术及文创产品研究》,内蒙古艺术学院重点项目《蒙古八思巴文字体造型探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赋能背景下视觉传达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创新创业项目 《包装设计2》,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文字设计》,教材建设项目《信息可视化设计》等。指导第七届“互联网+”大赛,获金奖两项,铜奖一项。代表性创作成果:近五年来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二部,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 多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2篇、省部级学术刊物6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设计作品多件,其中 CSSCI 刊物发表作品 6 幅 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作品 4 幅,主持与参与省部级项目 5 项,作品入选国内外各类海报设计展览20余项。
02 环境设计方向
齐志辉,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处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学位授权与评审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基于非遗传承的建筑设计研究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环境设计、艺术理论、民族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科研成果:主持项目:首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新文科理念的艺术与科技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负责人,主持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两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一项。代表性创作成果:在《美术》《电影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居住区景观规划》《家居设计》等教材与专著。
王智睿,汉族,教授,2018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内蒙古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天工》杂志编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在地环境设计与内蒙古工艺美术研究。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各1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文化创意类银奖1项,获设计作品版权1项,获产品外观专利6项;主持“四融合,五协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带领教学团队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总决赛高校主赛道银奖2项、铜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及专业比赛获等级奖50余项。
赵志林,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学院数字空间艺术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会员,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进修。主要研究领域: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论著两部,获全国专业比赛奖三项,自治区级比赛奖项十余项,多次参加全国性和自治区学术交流。代表性研究成果:科研项目:获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开发研究》;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解决环境艺术设计问题》;内蒙古艺术学院课题《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改造设计中的文化重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1年哲学社科研究专项项目:《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现状与发展研究》;作品获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优秀奖(2004年、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工程奖”银奖(2016年、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室内装饰协会设计“工程奖”铜奖(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室内装饰协会设计设计创意二等奖(2006年、2008年)。出版教材与专著:专著《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开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艺术概论》;专著《多维环境设计研究》。
03 服装与服饰设计方向
曹莉,汉族,教授,2009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主持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现为设计学院院长。研究专长为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各1项,主持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验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设计学科‘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2021年10月获批),主持“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与人才培养”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2019.02—2020.12),主持完成校企协同横向课题“蒙古族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成果转化”(2019.09—2020.12),主持“地域性服饰传统装饰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应用”(2023年9月获批);主编并出版《绣锦袍澜——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22年2月)。
乌日图宝音,蒙古族,副教授,2021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内蒙古民族服饰研究会副会长。研究专长为民族服饰文化及创新设计研究。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主持《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与设计教学体系建设规划》等内蒙古社科联项目、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专项课题各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蒙古族服饰演变研究》,参与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参与完成内蒙古艺术学院重大重点创作展演项目《表演类元代宫廷服饰设计与制作》的创作任务;发表《传统蒙古族服饰前襟造型及工艺浅考》等学术论文3篇;参编《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读本》等系列丛书2部;出版《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等专著2本;发表设计作品3项;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内、国际专业比赛中获金、银、铜和优秀奖。
崔金玲,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专业教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内蒙古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员,内蒙古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方服饰史,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代表性科研成果:主持自治区级项目《传统服饰文化的创作性转型与创新性发展研究》《蒙古族风格服饰的成衣化设计》《应用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服装立体造型设计的研究及应用分析》《艺术设计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式服装色彩艺术的文化内蕴》;《蒙古族服装设计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全区第七届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独立出版专著《服装设计思维与方法》;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服装专业大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多项优秀指导教师奖。代表性创作成果:《元·素》《“纹”情默默》《吉日嘎朗》等设计作品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当代文坛》《丝绸》;参与完成内蒙古艺术学院重大重点创作展演项目《表演类元代宫廷服饰设计与制作》的创作任务。
04 公共艺术方向
王鸿敏,蒙古族,教授,2016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专长为公共艺术。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红色百年内蒙古”大型主题油画、雕塑创作工程课题1项;在《美术观察》发表《草原文化元素在风景题材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学术论文1篇;出版著作《内蒙古当代草原画派》1部,并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丝路古堡》《土默特的早春》《草原都市-辉煌》等多项创作作品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油画作品展览、第九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艺术荐·第二届当代艺术交流展等展览并获奖。
杨利民,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新媒体学院院长,全国艺术科学专家库成员,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咨询专家,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6“草原英才工程”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艺术教育研究和动漫本体论研究与民族动漫产业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持自治区教研、科研、社科类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个人科研、创作和指导学生获教育部、中国美协等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各类奖项70余项,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多次担任自治区教学创新大赛、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北方赛区、“56个月亮”西部大学生动漫节全国总决赛等各类大赛终审评委。
乌英嘎,蒙古族,副教授,2023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专长为公共艺术及产品设计研究。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主持内蒙古社科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美术流变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史的艺术史学理论研究》、内蒙古高校科研项目《内蒙古地区高校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论课程改革研究》;在《出版广角》《中国蒙古学》《前沿》等国家级核心期刊、省部级期刊发表《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美术流变》《从史学理论角度看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新方法》《蒙古象棋的造物思想与设计学探析》等学术论文4篇,其中《从史学理论角度看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新方法》获评内蒙古第二届文艺评论推优优秀奖;指导学生多次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