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学院举办“2024年教师学术论坛”
2024年10月31日上午,通识教育学院在新华校区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了“2024年教师学术论坛”活动。此次论坛在学校科研处的统一策划下,通识教育学院针对学科课程教学特点,组织开展的包括学术讲座、学术汇报和圆桌论坛等多种学术活动。
在学术讲座中,乌兰其其格博士以“日语和蒙语被动句比较研究”为题,深入剖析了日语和蒙语在被动句表达上的异同。她通过丰富的例句实证,详述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语义功能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在学术汇报活动中,青年教师张媚博士以“核心素养能力在《音乐欣赏》课程中的路径探索”为报告题目,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方式,张媚展示了她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创新尝试。青年教师芦嘉琛报告题目为“绿茵场上的教学革新:大学体育——足球课程的育人探索”。他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探讨如何在足球课程中融入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健康生活方式等。他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示了足球课程在体育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在圆桌会议中,大学外语教研室主任张一弛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及评价”为题,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那布其以“我校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为题,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任海波以“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为题,艺术理论与美育教研室主任张媚以“《内蒙古自治区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实施方案》背景下的教研室活动规划”为题,综合教研室主任张桂英以“思政之光:点亮信息素养课堂的灵魂”为题,副院长周海林以“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学科支撑背景探索”为题,院长李欢喜以“艺术院校通识教育发展路径”为题,分别围绕各教研室学科及通识学院整体发展作了交流,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改革思路,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案例。与会教师就通识教育的创新路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
李欢喜院长作总结发言,他阐发了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建设路径,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学术研究,应该与艺术学科相融合,共同支撑学校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
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展示了通识教育学院在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成果,也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通识教育学院将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探索通识教育创新路径和多元发展,为培养五育并举、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勉励有为。
(文字:崔珈宁;图片: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