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到底是什么?
漫画是什么?漫画是一种绘画吗?传统的讽刺幽默类漫画与新式的连环叙事类漫画是两种截然不同、不可相提并论的东西吗?本文通过对漫画基本属性的辨析,尝试为漫画建立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
张乐平创作的漫画人物三毛
漫画是什么?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辞海》中将漫画解释为“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德国史学家爱德华·福克斯(Eduard Fuchs)认为:“漫画是有意识制造出来的滑稽可笑的图景或人物图像。”美国漫画大师威尔·艾斯纳(Will Eisner)则指出,漫画“是一种自创语法的具备连续性的艺术形式”,是文字与图画的成功结合。可以看出,尽管作为大众艺术的漫画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和受欢迎,但是要给漫画下一个准确的、大家都认同的定义却是困难的。那么,我们要怎样理解传统的讽刺幽默类漫画与新式的连环叙事类漫画?如何定义不断被创造的漫画呢?不妨从漫画的基本属性加以思考。
一、喜剧性
喜剧性作为审美的一种基本范畴,是表现客观事物矛盾的特殊审美形态,被用来说明和评价社会现象及人们的风尚、习俗、活动和行为。喜剧性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滑稽、讽刺、幽默、机智、怪诞、荒诞等。明代冯梦龙的笔记小说《古今谭概》就汇集了富有喜剧性的古今笑话,并分为迂腐、怪诞、痴绝、专愚、谬误、无术、荒唐、妖异等36种。现代漫画家方成认为,漫画的特性在于其“具有谐趣性——也就是滑稽、幽默和讽刺性”。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谐趣性”接近于喜剧性。爱德华·福克斯也说:“漫画以夸张、怪诞、象征、比喻等手法表现人物和事物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揭示人物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无疑,这样的作品呈现出来的就是鲜明的喜剧性。比如方成的漫画《武大郎开店》中,店小二皆不及桌子高,作者以此辛辣讽刺了嫉贤妒能的“王伦心态”。恰如鲁迅所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方成 《武大郎开店》
另外,漫画总是通过喜剧性将反映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目的与手段、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的矛盾呈现在我们面前。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指出:“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紧张的期待突然消失,喜剧感由此产生。德国美学家特奥多尔·李普斯(Theodor Lipps)在《喜剧性与幽默》一文中说道:“喜剧性乃是惊人之小。”他认为喜剧对象先“装”成一个“大”,突然化为“小”,再化为乌有,便能形成一种喜剧感。他以“阵痛的大山”为例,说:我看见大山在阵痛,于是我期待着大山的分娩,期待着一个巨大的自然奇迹,但是最终代替巨大的自然奇迹的是一个渺小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一只小耗子。这与漫画的构思与创作方法不谋而合。
那些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难以预料的情节、超乎想象的结局,正是漫画作品中独特的审美价值所在。如在叶浅予的“王先生别传”系列连环漫画中,主角是一位住在大都市的乡下财主,个子极高极瘦,而他太太又矮又胖,他们还有个酷爱打扮的女儿。至于他的朋友小陈,是个矮小粗壮、“蒜头鼻子”、厚嘴唇的富家子弟,他有个凶神恶煞般的老婆。五个角色的性格各具特色,且充满了矛盾。
英国 威廉·贺加斯《伯爵之死》
其中一幅漫画描绘了王家聚赌打麻将时被前来的“警察”发现,王先生及其朋友小陈便被两个“警察”抓去,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两位“警察”竟让他们在监狱里陪自己打麻将。这样的转折像极了李普斯形容喜剧性时所说的“阵痛的大山”,先是愕然大惊,后是恍然大悟。在期待的满足与落空之间,喜悦感就诞生了。再如美国的《蜘蛛侠》这一类长篇故事漫画,无不以夸张、怪诞、滑稽、幽默等表现手法和辗转曲折、出乎意外的剧情取胜。
叶浅予 “王先生别传”系列连环漫画
综上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外延还是内涵来看,喜剧性都是漫画十分突出的审美属性。
二、评议性
评议即批评、议论。常见的评议方式包括揭露、批评、讽刺、歌颂等。爱德华·福克斯提出:“漫画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缺陷,控诉它,审判它。”正由于漫画具有评议功能,因此它总是以怪诞、夸张、变形等手法抨击、揭露和讽刺黑暗、丑陋、卑劣的事物,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表现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在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漫画在发展初期对各种现象、人物进行评议,集中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比如,中世纪的欧洲漫画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念以及人的思维、情感方式,反映出那个黑暗时期的社会生活,成为中世纪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比如18世纪英国漫画家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绘制的社会讽刺漫画《杜松子酒巷》《啤酒街》,尖锐地讽刺了当时英国酗酒成风的恶习,引起民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政治领域同样如此,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欧洲广大人民反对专制、争取民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斗争就蓬勃开展。漫画在宗教改革运动、农民起义、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有力武器,给封建君主、贵族的专制统治和教会的绝对权力等以沉重打击。
丰子恺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中国漫画家也不例外,方成曾说:“漫画和其他绘画的区别,在于它的谐趣性和评议性。”华君武也指出:“漫画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它批评旧的思想、意识、作风和习俗,它用讽刺的手法来揭露它们的丑恶和可笑,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注意,缩小它们在新社会里的市场。”在人民缺乏评论自由的封建制度下,漫画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所以,中国近代漫画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覆灭的20世纪初才开始在环境相对宽松的上海登场。从此,漫画在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不断斗争中蓬勃发展起来。漫画家们通过夸张、幽默、讽刺的漫画,表达对贫困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敌人丑陋嘴脸的不屑,激励广大民众奋起反抗,在启发民智、推动社会变革、抗日救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如张聿光揭穿袁世凯政治阴谋的《袁世凯骑木马》,黄文龙讽刺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大权在握》,张光宇揭露帝国主义野心的《三个渔翁》等漫画作品。今天,社会中商业诈骗、贪污腐败等现象并不少见,肆意破坏环境、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丑陋现象也屡见不鲜,对其进行揭露和讽刺,是漫画推动社会进步义不容辞的职责。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漫画的评议性在某些种类的漫画,比如纯幽默漫画中表现并不突出,但这并不会影响评议性作为漫画的基本属性。
本文节选自《中国艺术》2022年第1期
《漫画是什么——漫画定义及属性再认识》(作者: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