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欢迎您!
德 高 艺 美 智 圆 行 方

“金色兴安之韵——科尔沁民歌传承班毕业音乐会”在我院演艺厅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8-05-23 10:58:19  作者:张巍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5年6月23日晚七时,由我院主办的“金色兴安之韵——科尔沁民歌传承班毕业音乐会”,在学校演艺厅隆重上演。我院院长李玉林、副院长宋生贵、赵林平、中央民族大学乌兰杰教授及我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师生共计300余人观看了演出。
  2011年9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正式开设民族特色教学,首次招生即是科尔沁民歌传承班。科尔沁民歌传承班成员分别是四名男生包巴特尔、图力古尔、伊力奇、永日布;两名女生乌吉斯古楞、斯日昆。后来,从同届民族音乐理论专业班进行考核选拔出包艳春、乌日罕、达楞其其格等三名女生加入该班兼修。至此,科尔沁民歌传承班形成9名学生组成的蒙语授课班级。
  我院特聘乌兰杰教授担任科尔沁民歌传承班的主科教师。乌兰杰先生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他既是蒙古族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同时也是科尔沁长调民歌重要传承人。科尔沁民歌传承班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长调民歌、短调民歌、自拉自唱式的长篇叙事歌,以及斗智竞赛式的“岱日查”(对口好来宝)等。为了充实教学力量,学校指派该校青年教员、蒙古族女长调歌唱家乌云担任助教。同时,由国家级四胡传承人伊丹扎布协助授课。
  科尔沁民歌传承班属于学校的特色教学,开设共同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及下乡调查采风,撰写田野调查报告等。经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经过乌兰杰和乌云两位教师的悉心传授,学生们学习了各种体裁的民歌,累计多达一百多首,基本掌握了科尔沁民歌的地域风格和演唱技法。在学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旋律学研讨会”上,全体同学积极参加本校特色教学成果展示演出,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称赞。令人欣慰的是,该班毕业前夕,有2名学生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生,1名学生考取中国音乐学院理论硕士生,1名学生考取蒙古国国立艺术大学硕士生。1名学生应邀在北京、蒙古国参加科尔沁民歌展演活动,还有有1名学生参加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学术展演活动。
  传承班毕业音乐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潮尔•道”《初升的太阳》,长调民歌《北杭盖》、《巴颜通拉故乡》、《人生天地间》,短调民歌《白骆驼》、《阿丽玛》、《乌云珊丹》、《高小姐》,男女对唱《希吉德姑娘》、《相思病》、《达那巴拉》,以及男声小合唱《嘎扎玲》、女声小合唱《松树枝》,合唱《西杭盖》等,生动活泼,亦庄亦谐,具有浓郁的科尔沁乡土气息。
  音乐会聘请了蒙古族四胡国家级传承人巴彦宝力格、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陈巴雅尔、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丁五元,以及我院乌云图、乌云巴特尔、纳•格日勒图、木其乐等老师担任乐队伴奏,体现出前辈艺术家爱护学生、扶植新人的优良作风。
  这场不寻常的音乐会充分证明我院进行特色教学实践,举办科尔沁民歌传承班是成功的,不仅为其他专业的传承班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对蒙古族传统音乐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与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此,科尔沁传承班的9位同学,向辛勤培育他们的母校及导师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自己四年来的学习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3.jpg

我院院长李玉林(左图右三)、副院长宋生贵(右图左三)、副院长赵林平(右图左一)、中央民族大学乌兰杰教授(左图右二)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合影留念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 内蒙古艺术学院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101号 备案号:蒙ICP备17004919号-1 浏览总量 本月浏览总量 今日浏览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