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之舞》240x440cm 2020年
个人简介
孙与平,1974年出生。现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学习经历: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本科,2004年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硕士学位;致力于油画艺术研究。
国家级艺术成果
作品《鄂伦春老人与狗》入选“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2016.中国美协)
作品《鄂伦春的风》入选第四届全国中华青年油画展(2016年中国美协)
作品《鄂伦春老人》入选“时代足迹—2015.中国百家金陵画展(2015年.中国美协)
作品《鄂伦春故事》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并被内蒙古美术馆收藏(2014年.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作品《静谧的新巴尔虎》《寂静的巴拉格尔》入选全国“浩瀚草原”油画作品展(2012年.中国美协)
作品《隆冬的锡林河》入选全国中青年油画作品展(2012年.中国美协)
作品《恩和兄弟》入选全国“金陵百家”油画作品展(2012.中国美协)
作品入选全国“吾土吾民”油画作品邀请展(2011年.中国美协)
作品《寂静的巴拉格尔》入选全国“艺术凤凰”当代青年油画作品展(2011年.中国美协)
作品《锡林河神箭手》入选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2009年.中国美协)
作品《静谧的新巴尔虎》入选全国第三届青年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8年.中国美协)
作品《乌珠穆沁的第一缕阳光》“2008全国艺术造型展”新人新作奖(2008年.中国美协)
作品《锡林河雄鹰》入选第六届全国体育美展(2006年.中国美协)
作品《草原日记》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2004年.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作品《有干花的静物》入选全国首届粉画展并被苏州美术馆收藏(2005年.中国美协)
《鄂伦春老人与狗》160x180cm 2014年
《森林卫士——鄂伦春》240x380cm 2012年
《鄂伦春故事》160x180cm 2014年
《鄂伦春童话》160x180cm 2014年
《鄂伦春的风》110x180cm 2011年
《遥远的鄂伦春》160x180cm 2010年
省级艺术创作成果
作品《遥远的鄂伦春》获“第二届自治区青年美展”一等奖(2011.10)
作品《鄂伦春故事》获“中国成立65周年内蒙美术作品展”二等奖(2014.7)
作品《安达》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展二等奖(2009年)
作品《鄂伦春的风》获“第三届内蒙古青年美展”三等奖 (2015.10)
作品《有干花的静物》获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小幅油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
作品《乌珠穆沁的七月》获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内蒙美展优秀奖(2011.10)
作品《鄂伦春 鄂伦春》获“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天堂草原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11.7)
作品《森林卫士—鄂伦春》入选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3年)
作品《欢庆》获“红色百年内蒙古”油画、雕塑作品展优秀奖
获第九届内蒙古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新人新作奖(2009年)
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隆冬的锡林河》160x180cm 2010年
《静谧的新巴尔虎》160x180cm 2010年
《锡林河神箭手》160x190cm 2009年
《乌珠穆沁的第一缕阳光》135x170cm2008年
《锡林河雄鹰》160x180cm 2005年
《草原日记》140x170cm 2004年
论文发表及教学成果
《海德格尔预言下的“图像时代——散谈西方当代艺术的图像形式》发表《美术》2015.5
《民族风情的创作情结》发表于《美术观察》2019.2
《运用之妙,存于一心.我指导毕业创作的几点心得》发表于《美苑》2014.1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对油画教学的影响 》发表于《艺术教育》2017.10
《孙与平艺术笔记》发表于《中国民族美术》2018.2
《金高艺术成就的综合分析》发表于 《作家》2014.6
《亚欧草原文化中的动物造型表现形式与特征分析》 《内蒙古艺术》 2017.2 《鄂伦春老人与狗》发表于《美术》2016.3
《隆冬的锡林河》发表于《美术》2013.5
作品《鄂伦春童话》入选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2018“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
作品《鄂伦春老人与狗》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研究生导师作品全国巡展
主持的项目:
《内蒙古油画创作中的草原文化特征分析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研究项目
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
主持完成《研究生示范课程》项目
参与“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项目
项目《森林卫士—鄂伦春》作品入选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3年)
项目《欢庆之舞》作品入选内蒙古红色百年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20年)
《鄂伦春·雪一》70x80cm 2014年
《鄂伦春·雪二》70x80cm 2015年
《鄂伦春·雪三》70x80cm 2016年
《鄂伦春·鄂伦春一》40x50cm 2015年
《鄂伦春·鄂伦春二》40x50cm 2015年
《鄂伦春·鄂伦春三》40x50cm 2016年
《鄂伦春·鄂伦春四》40x50cm 2016年
李梦桐 2017级
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本硕就读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现博士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戈壁盛会系列》160x160cm 2020年
《我能感觉到的光亮》150x160cm 2018年
《梦忆故乡》160x192cm 2019年
《形影之间观世事》160x180cm 2019年
《追寻梦土》160x160cm 2018年
《红色模特》110x150cm 2017年
吴建军2016级
2012-2016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绘画本科;2016-2019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和两次自治区学业奖学金。2019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
入选展览:
2017年,油画作品《红房子前的牛粪堆》入选“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17双年展”;
2017年,油画作品《父与子-蒙古族系列》入选“内蒙古美术新人新作展”;
2018年,油画作品《父与子-赛马要要开始了》入选“溢彩草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览”;
2018年,油画作品《聆听草原》入选“高原·高原—第七届中国西部美术展油画雕塑年展”;
2018年油画作品《宝格达山下的欢聚》入选“2018年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鸿德杯大学生美术作品双年展”优秀奖;
2018年,油画作品《阳光下的巴尔虎博克手》入选新时代新气象“第七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
2018年作品《巴尔虎的小博克手》入选第二届亚洲美术双年展
2019年作品《巴尔虎搏克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第美术作品展;
2019年作品《巴尔虎博克手2》入选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展;
2019年作品《巴尔虎搏克手系列1》入选“精神·图式-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
2019年作品《巴尔虎搏克手系列3》徐悲鸿油画院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油画展-暨第二年度展。
《巴尔虎博克手系列一》 100X170cm 2019年
《巴尔虎搏克手系列三》100X170cm2019年
《巴尔虎搏克手系列四》100X170cm 2019年
《巴尔虎搏克手系列五》100X170cm2019年
《巴尔虎搏克手系列六》100X170cm 2019年
《巴尔虎搏克手系列七》 160X160cm2019年
李松雨2017级
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油画专业硕士,导师孙与平教授;赤峰油画学会成员、九零油画社成员、九零创作画社成员;在校期间获得两次自治区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两次内蒙古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现工作于杭州朱炳仁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作品入选:
2017年
作品《红格尔苏木写生系列之一》入选“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17双年展”。(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
作品《六个人》入选“学院风—首届全国研究生艺术作品大展”荣获油画组优秀奖。(中国研究生艺术家协会)
2018年
作品《一只狗》入编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编委会)
作品《一只猫》入编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编委会)
作品《老牛湾写生》入选2018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鸿德杯”大学生美术作品双年展。(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
作品《林·二》入选“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连优秀美术作品展”。(大连市美术家协会)
作品《林·四》入选“传承与多元”2018年江西省油画年展荣获入选奖。(江西省美术家协会)
作品《林》入选“意视界—2018全国当代绘画作品展”。(天津市美术家协会)
作品《林》系列作品入选“拏云志·第二届全国研究生艺术作品大赛”荣获油画组优秀奖。(中国研究生艺术家协会)
作品《对话》入选徐悲鸿画院北京油画院年度展暨金艺桥艺术空间首届油画展。(徐悲鸿画院北京油画院)
2019年
作品《林·一》入选岳阳市第五届油画作品展荣获优秀作品。(岳阳市美术家协会)
作品《林·二》入选2019顺德美术作品年展。(佛山市美术家协会)
作品《林·二》入选“诗意河西”—酒泉市油画学会作品展。(酒泉市油画学会)
作品《老牛湾》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市第二届九旗县区优秀美术作品联展。(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
作品《林》入选第十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获博硕组三等奖。(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
作品《致林》入选“美丽黄河口·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作品《凉生》入选“徐悲鸿画院油画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油画展—暨第二届年度展”。(中国徐悲鸿画院)
作品 《致林》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草原油画院2019双年展。(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
作品《蓝往青来》入选“断面景观—2019山东青年油画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
作品《一棵丑树》入选油画·烟台——《融绘》烟台油画学会十五周年作品展。(山东油画学会)
作品《漠上花开》、《天凉好个秋》入选东方油彩——首届油画作品线上联展(写生界、画语画说)
作品《林间》入选2020首届国际抽象艺术线上联展(中国国际抽象艺术联合体)
作品《陌上花开》、《凉生》入选方圆美术馆毕业歌2020夏季特展。(北京798方圆美术馆)
作品《致林》入选202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作品线上展。(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作品《雨后》入选艺术助力决战决胜——天津脱贫攻坚主题美术线上作品展。(天津市青年书画艺术研究院、城市画派)
作品《漠上花开》、《凉生》入选决胜小康·塞外焕彩—赤峰油画学会第十一届年展。(赤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品《凉生》被赤峰美术馆收藏
作品《一棵丑树》入选2020首届岭南“大唐荔乡”美术作品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作品《寂林》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水彩粉画在线展。(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
作品《对话》入选“小康路上”——新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新疆美术家协会)
2021年
作品《大象微至》、《陌上花开》入选北方表情——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艺术作品线上展(国际艺术大学联盟)
作品《雨后》、《蓝往青来》入选异域——首届国际青年艺术展线上展(国际艺术大学联盟)
作品《蓝往青来》、《对话》、《致林》入选建党百年欢度国庆——赤峰油画学会第12届年展(赤峰油画学会)
《大象微至》60x80cm 2018年
《对话》60x80cm 2018年
《蓝往青来》60x80cm 2018年
《漠上花开》60x80cm 2019年
《雨后》100x130cm 2019年
《致林》60x80cm 2018年
卢思瑶2015级
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201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艺术硕士;201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艺术学学士。
2016年,《暖地》获得草原画院第二届写生展学术奖
个展:2019年,北方时间——卢思瑶绘画展, 团结书店 ,北京
群展:2018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艺术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呼和浩特;2019年白塔寺再生计划西海之声唱片封面展览, 白塔寺弄堂,北京;2019年西海之声唱片设计展,末匠美术馆,北京。
《灵魂的搏斗系列之十》60x80cm 2018年
《灵魂的搏斗系列之九》40x50cm 2017年
《灵魂的搏斗系列之七》50x60cm 2018年
《灵魂的搏斗系列之四》50x60cm 2017年
《灵魂的搏斗系列之三》40x50cm 2017年
《灵魂的搏斗系列之一》40x50cm 2017年
赛罕塔拉2018级
出生在鄂尔多斯草原,从小在牧区成长,热爱草原文化。研究生就读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草原·草原—旷野牧歌》120x250cm2019年
《草原·草原——闲暇时光》100x120cm2019年
《草原·草原——秋韵》120x120cm 2019年
《草原·草原—静谧的时间》100 x150cm 2020年
《草原·草原—追梦者》100 x150cm2020年
《草原·草原——和谐》100x130cm 2020年
杨静2019级
作品《蒙古•记忆》入选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融合拓展”第二届包头油画双年展。
《生命•记忆》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入选三等奖
《蒙古·祭》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入选优秀作品
《蒙古•记忆》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入选优秀作品
《静·岁月》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春美术作品展
《静·岁月》入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春市第三届中青年小幅美术作品展
《静观系列二》入选邵阳市美术馆画说邵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草原之歌》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优秀作品
《牧人之悦》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优秀作品
《盛装》第十二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优秀作品
《静观系列二》获2021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铜奖
《我的世界》获2021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铜奖
《梦驼铃》获2021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入围奖
《生命•记忆》获2021第二届中国·东方文化创意大赛铜奖
《草原之歌》获2021第二届中国·东方文化创意大赛优秀奖
《盛装》获2021第二届中国·东方文化创意大赛入围奖
《牧人之悦》获2021第二届中国·东方文化创意大赛入围奖
作品《生命•记忆》刊于《学习导刊》杂志2021年3期
2021年5月26日,“微云闪印”项目结项,项目被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2014531018;项目主持人。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方便清洁的洗笔罐》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火车硬座睡觉休息辅助装置》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方便倚靠休息的汽车座椅头枕》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清除清除室内地面积水的装置》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功能帽子》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折叠式斜躺休息床》
《蒙古·祭》50x60cm 2019年
《静观系列一》60x80cm 2021年
《静观系列二》60x80cm 2021年
《静观系列三》60x80cm 2021年
《草原之歌》80x100cm 2020年
《秋影》100x120cm 2021年
逯宇超2019级
本硕均就读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北堡山景》75x150cm 2020年
《北疆之雪》95x120cm 2020年
《雪后静怡》120x120cm 2020年
《乡冬二》80x80cm 2019年
《乡冬三》80x80cm 2019年
《忆•雪》80x100cm 2019年
伊兰娜
蒙古族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油画专业
《随行·随形·随性系列》60x90cm 2018年
《随行·随形·随性系列》50x70cm 2018年
《随行·随形·随性系列》40x60cm 2018年
《随行·随形·随性系列》50x60cm 2017年
《随行·随形·随性系列》60x90cm 2018年
《随行·随形·随性系列》50x70cm 2018年
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一直以蒙古族的现代生活作为我的绘画题材,在表达蒙古族一个个淳朴的形象中,我感受到了蒙古人性格中所特有的强大的自尊和内敛,同时我发现他们面对伟大的自然所流露出来的敬仰和虔诚是我最热衷表达的情感。我在创作中寻找到了一种痛快淋漓地诉说的喜悦,我努力捕捉着这一群现代的蒙古人或坚定、或执着、或彷徨、或伤感……描述着他们的心灵生活。在绘画过程中,我注重人物的体量感,简化背景,强调明暗对比的表现性,追求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我要在画面上体现一种安详而沉静的意境。
从2010年开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并认识了鄂伦春这个森林中的民族。不得不承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历史阵痛,但这段历史下的气氛我并不感兴趣。我喜欢看巍峨壮观的兴安岭,喜欢汽车行进在下午两点就将日落的丛林中,喜欢这种环境下生活着的豁达的人们。我被这个天地、这样一群人深深吸引,我看到了人间平淡之美,凝重、静谧、质朴、深沉……这样的社会生活平日里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找到。有时我会心中窃喜:这里的每一个元素不都是我最擅表达的吗?
在创作过程中,中国宋代山水画那种淡雅的气质给了我启发,以及西方在启蒙时代对人性思想的诠释都对我的绘画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启示。我想通过我眼中和笔下的鄂伦春让更多的人们共同感知这个依然感人的世界。创作之初不免心存疑惑:我要不要放弃我研究十几年的蒙古族题材,在犹豫之余我欣喜地发现我所涉及的这两个题材是紧密相连的,从情感到画法都有着共通之处,是一种延续和升华的过程,在内心和形式的转换过程中让我慢慢积累了大量的艺术经验。在我进行《森林卫士—鄂伦春》的创作时,我了解了鄂伦春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内心的震动和冲突,这也是我想表达的鄂伦春人的社会存在感和尊严感的新的过程,一种精神世界。有人说:绘画能承载人类的心灵生活和修养价值,我努力以绘画表现人类最精华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感情,并且想办法使它有进一步的发展。
我从小喜欢两位画家一个是卡拉瓦乔,另一位就是勃鲁盖尔。我喜欢他们两人在艺术的表现力上能达到人类心灵的高度和纯粹的美,直击魂魄,强调视觉的直观性与含蓄性。我在勃鲁盖尔的画作中看到了神秘且神圣的力量,执着、无畏,它揭掉了那种掩盖真实的精神世界的面纱,诚恳、毫无芥蒂之感。我也想把这种情境带入我的画中。我在表达鄂伦春人的精神状态中注入了这种神秘且神圣的气氛,并把这种特征当作一种内在的精神现实来描绘。力求在原生态的现实中,反映出一种具独特风韵的森林生活,人物布局上采用静动结合,整个画面以东方的温婉为主要气氛。我认为这是表现在森林中居住的这样一群人崇敬感和尊严感的最佳方式—永恒、持久、含蓄、质朴……我希望我表达的绘画是独立的、纯粹的。
在创作中我尽量挖掘油画语言的表现空间,强调视觉的直观性与含蓄诗意,画面上我有意运用似国画中晕染的笔触,与云、气相融,远处的小树滤掉明确的色彩,只留墨色之韵。在刻画人物中油画颜色有厚有薄,厚点可使色层饱满,表现的物像会感到有力度,薄画晕染之处下层颜色能隐约透出,与上层颜色形成微妙的肌理效果。这样的肌理能使绘画语言更加丰富,它渐渐形成偶然又让人期待的艺术特色,诱惑人们去用视觉或用心去体验、去触摸。在层层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多次循环中构成了丰富的层次关系,同时使物象与视觉之间产生默契之感。
一张创作无论是色彩关系还是空间关系的确立都是面对物像的一次审美经历。其中的规则潜藏于人们的审美概念与绘画自身的语言因素之中。我更注重绘画传达出来的情感因素。我欣赏卡拉瓦乔的明暗对照法使得主题极富戏剧性,这种画法加深了阴暗部分,用一束眩目的光刺穿对象。同时精确观察带来的写实把情感的强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有意在画布上用技法、情感、意境营造出一种旋律:坚定、自由、诚恳、热烈。希望在我的作品中传达出茫茫林海和雪山的微妙柔和,用明暗的强烈对比描述坚毅果敢的鄂伦春人,景与人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令观者愉悦而向往,是我的期待。
——孙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