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内设机构及职责
    • 现任领导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党团工作

    • 党的工作
    • 团学工作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美育专栏

    • 美育动态
    • 美育讲堂
  • 评建工作

    • 评建动态
  • 科研创作

    • 获奖成果
    • 学术展览
    • 交流研讨
  • 线上展厅

    • 主题作品
    • 教师作品
    • 研究生作品
    • 本科生作品
  • 校友风采

    • 校友作品
首页 > 线上展厅 > 教师作品

内蒙古艺术学院名师风采——伊德尔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1-07-02 14:39:0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有话说 | 分享
  • QQ好友
  • QQ空间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 收藏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436.jpg


 个人简介 

伊德尔  1961年生人,1979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3年毕业于该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9年执教于内蒙古建筑学校,1989年至今执教于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996年至2002年任美术系油画教研室主任,2002年担任内蒙古大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素描课主持人,现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及传略入编《今日中国美术》《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等。论文有《规范与想象---中国学院美术教育的悖论》,《困境中的感悟---有关当代美术教育的片断分析》 《失望的梵高》等。2001年作品《观·照.》在北京凡·画廊展出,2006年《记忆的斑点》在北京艺森画廊展出,2009年《遗落和被搁置的》在连洲国际摄影年展展出,2015年《童话》在呼和浩特唯格艺术工厂展出,2017年《被遗忘的风景》在呼和浩特艺泰空间展出,2019年《黑之影》在上海艺博画廊展出。2019年参加四川美术学院《 流变的传统——亚洲当代版画艺术展》联展,2021年参加上海五五画廊联展,作品被内蒙古美术馆、宋庄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馆收藏。

创作理念

我的铅笔画

 随手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剪裁过的素描纸的纸头上漫无目的的乱画起来,画着画着脑子里不经意间的冒出了一个困扰多年的事情,素描的暗部怎样能画的很重而又有一种坚硬的感觉。,用8B的铅笔轻松可以使暗部的调子变得很黑,却感觉这个很重的调子像是浮在纸上的吹口气就掉的灰尘。拿铅笔的手却没有停,还是在漫无目的一点一点地在纸上涂着,此时那张纸已经被我涂得漆黑一片了,盯着这片黑漆漆的东西,我下意识的把它的边缘整理成了一棵树的外形,在这个黑漆漆的内部仿佛有了某种通透感,这种感觉击中了我,那种要把暗调子画的又黑又坚硬的感觉不就是这样吗?

用自己掌握的手艺去描述自己的感觉,尽可能真实地接近自己的内心。回头看看这几年画的百多张大大小小的作品,画面里空旷的天,没有植被的秃山,看不出要圈啥的围墙,乱麻一样的电线以及像影子一样的树木和人形,都那么不生动,没有细节,没有重点。可确实是我抹不去的实实在在的感受。我总是习惯的在画画时把复杂的东西不停地删减,到后来又学会了概括。

我常常想,每一个你要表达的艺术观念一定对应一个不可替代的只为表达这个观念的语言,观念的产生是在时间的维度里你对现实的思与想,找到恰到好处的表现它的语言,并完善它是要不停的磨练。最初简单随意的描绘便可把内心的感觉自然的涂抹出来,无需考虑绘画的专门技术和苦思的意义。我心里清楚,画了这么多年画,现在又拿起了铅笔,在那个闷热夏天里不经意间的涂抹其实都是过往记忆里沉淀下来的黑,白,灰。

風景·寫生

 風景寫生,學習繪畫的基礎訓練。三十多年前學畫畫沒有補習班,更沒有寫生基地。那時,喜歡畫畫的同學或畫友,骑着自行车,背着油画箱,三五結伴或一人獨自,走遍了生活的那座小城市裏裏外外和邊邊角角去畫風景写生。生活的這個塞外小城,在今天看來依舊是只有四季乾燥的“風”和隨風而來的沙塵,而沒有如畫的“景”。而當年對繪畫的癡迷,在席地而坐時,面對眼前的景象,卻毫不猶豫地篤信這裡風景就是“藝術”。當時的説法是“藝術源于生活而高於生活”,我們努力地在畫布上再現著眼前的風景並去實現著心中的藝術,同時藝術也有著很明確的目標,就是要畵的像希施金、列維坦、庫因之那樣好。三十年后,沒有人再説藝術高於生活了,因爲今天的生活已經高於了“藝術”。那時的風景已變成了今天的“景觀”。

昨天這裡的風景,我們篤信它可以藝術一下。

今天的風景裏,卻感到了圍繞在身邊的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我在這裡寫生,此地?那時?那時!此地!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01.jpg

2014.12.14  纸本素描  54×37cm

 

作品赏析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09.jpg

2016.7.3     纸本素描      19×26.5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14.jpg

2016.7.8  纸本素描  19×26.5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18.jpg

2018.8.6       纸本素描       50×35.5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23.jpg

2018.9.26  纸本素描     35.5×50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28.jpg

2019.7.17    纸本素描    50×35.5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32.jpg

2019.9.18   纸本素描     50×35.5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40.jpg

2020.4.7  纸本素描 35.5×50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44.jpg

2020.7.1  纸本素描 145×175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547.jpg

风景·写生—土路  纸面油画1978年   

数码喷绘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602.jpg

风景·写生—放学 纸面油画1978年   

数码喷绘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606.jpg

风景·写生—城外的榆树 纸面油画1979年

数码微喷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628.jpg

风景·写生——旧貌新颜  纸面油画1980年     

数码微喷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648.jpg

风景·写生—下课了  纸面油画1980年

数码微喷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652.jpg

风景·写生——门洞  纸面油画1981年    

数码微喷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656.jpg

风景·写生——打谷场  纸面油画1981年  

数码微喷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00.jpg

风景·写生—内燃机车纸面油画 1981年  

数码微喷 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03.jpg

风景·写生—雨后黄昏  纸面油画1982年  

数码喷绘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07.jpg

风景·写生—下雪以后  纸面油画1984年   

数码微喷 2009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11.jpg

《一个蒙古人》  150×165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17.jpg

《一个大门口》  50×7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22.jpg

《一个背影》   50×7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31.jpg

《围墙》   60×8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35.jpg

《一个土豆》   150×17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39.jpg

《苹果切开了》  25.5×31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43.jpg

《一只军绿色的茶缸》   50×70cm    布面油画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47.jpg

《春天》  60×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50.jpg

《一块桌布》  150×17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54.jpg

《帘子》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759.jpg

《立秋》  300×19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02.jpg

伊德尔《旧街——红裙》油画43.5x53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06.jpg

伊德尔《斜阳》油画 60x80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16.jpg

標本童話 specimen inthe fairytale

 摄影作品 2005年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20.jpg

童话研究之千里目-2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24.jpg

Fairy Tale-The peach blossom is in full bloom place-3

 童話之桃花盛開的地方-3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37.jpg

童话中的旗手-1人Golden Fairy Tale-Flagman-1

 摄影作品 90x120 2003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41.jpg

童话中的骑手-1Golden Fairy Tale-Rider

摄影作品 90x120 2003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46.jpg

童话研究之旁听生-2007 Study fairy tale auditor

 2007 306x165.5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52.jpg

Fairy Tale-advance706  童话之前进706   

 2010  300x58cm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859.jpg

外面的沙发  摄影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04.jpg

外面的土豆    摄影作品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09.jpg

这里  摄影作品  175×188cm   2011    尺寸可变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12.jpg

一种风景  摄影作品  60×75.27  2012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16.jpg

占地一平米  装置作品  2018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20.jpg

占地一平米  装置作品  2018

教学理念

从教数十载,自认为对我们大学的造型艺术教育比较熟知。学生们从入学考试程式化的技术比拼开始,之后是石膏静物人物风景,一路下来,老师教的坦然,学生学的自然,这个过程中其实教与学都很少涉及那个叫造型艺术的东西。尽管我们画的过程中常常强调表现这个词,但它的意思实际是形准不准、色彩关系对不对。到了大学四年级,有一门课叫毕业创作,每到此时,老师面对学生时,这个创作怎么教?一个个“难”字堆在了老师心里,同时“茫然”也写在了每一位学生脸上。问题出在了哪里?

教学相长这一古训,其主要的意思应该是教和学的过程中的思与想,我们常常忽略它,这是因为技术容易上手而思想有难度……

教学场景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25.jpg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43.jpg

作品展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48.jpg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52.jpg


学生寄语

微信图片_20220408141957.jpg

 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蒋吴楠

 微信图片_20220408142008.jpg

通过伊德尔老师的指导,在这次创作中,我将重点放在刻画人物场景中,人物没有具体的表情,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场景表现出空旷的视觉效果是我表现的重点。运用大面积的黄色人物和蓝色天空进行大场景的铺色,画面不作过多的修饰,运用最简单的黑白灰对画面进行塑造,背景用拼贴的方式表现出背景城市,创作出我喜欢的意象表达的作品。——薛惠雯

微信图片_20220408142012.jpg

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赵凯

微信图片_20220408142016.jpg

在创作中我没有使用很复杂繁琐的技法,平淡中表达了我想要的东西。在伊德尔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确定了符合我对象征主义的那种平静、梦幻感觉的追求。最终作品还是完整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的四年有一个完整的句号!————亓超凡

引用伊德尔老师文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期的内艺名师分享:“最初简单随意的描绘便可把内心的感觉自然的涂抹出来,无需考虑绘画的专门技术和苦思的意义。我心里清楚,画了这么多年画,现在又拿起了铅笔,在那个闷热夏天里不经意间的涂抹其实都是过往记忆里沉淀下来的黑,白,灰。”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伊德尔老师的启发,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绘画的意义。

 

 


上一篇:内蒙古艺术学院名师风采——博·阿斯巴根教授 下一篇:内蒙古艺术学院名师风采——包双梅教授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
  • 天津美术学院
  • 四川美术学院
  • 广州美术学院
  • 西安美术学院
  • 鲁迅美术学院
  • 湖北美术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5-2020 Jice90.COM 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云谷大道(云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