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二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我院圆满落幕
经过近四天紧张的教学展示、研讨交流,2016第二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于2016年7月17日下午,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演艺厅胜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演艺学院在内的71所院校,近400名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了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舞协副主席、内蒙古舞协主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林平教授主持。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海致闭幕词,黄书记代表学院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对此次研讨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三天来,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区域少数民族专业舞蹈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无论是发言讨论,还是表演展示,都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充满了严谨求实的学术气氛。各位代表怀着对舞蹈艺术的挚爱,通过热情洋溢的表演,展示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和朝鲜族传统舞蹈的艺术风采和魅力,通过畅所欲言的深入研讨,让我们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推动各自区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强调:“此次会议有幸在我院召开,我们将以此次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挖掘自治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推进我区少数民族舞蹈课程建设,积极传播民族舞蹈艺术,为全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努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院的建设发展,也希望通过此次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进一步加强我院与各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并就区域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舞蹈课程建设等领域,积极开展相关交流与合作。”
赵林平副院长在主持中谈到:本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四所院校的精诚合作,得益于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从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入手,搭建这个传承文化、民族团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传承创新的平台,对于区域少数民族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并将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事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她提议向为民族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献出毕生精力、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蒙古族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斯琴塔日哈老师、朝鲜族舞蹈专业带头人张英顺老师、藏族舞蹈理论家强巴曲杰老师、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主讲维吾尔族舞蹈大师课的地拉热·买买提伊明副教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主讲藏族舞蹈大师课的泽吉副教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由我院领导向他们献花致谢。
闭幕式上,由10位专家们与我院黄海书记、李玉林院长、毅力副书记分别为“2016第二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的主讲教师、青年教师、最佳优秀课程团队颁发了荣誉证书。
闭幕式仪式之后,举行了四所院校联合专场演出,集中展示本次活动的课程展示的部分精彩舞蹈,如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赛乃姆组合》、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舞蹈《朝鲜族舞蹈组合》、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舞蹈《康萨热巴》等。我院为这场演出专门编排了《舞蹈串烧》,四所兄弟院校的舞者共同演绎了开场舞《祝福》。蒙古舞《马步综合技术训练》激情飞扬,栩栩如生地描绘蒙古族男儿骑着骏马奔腾的飒爽英姿,每个舞者都在用肢体技巧完美地刻画出蒙古汉子的风骨与激昂的热血豪情。维吾尔族群舞《且比亚特木卡姆片段》灵动俏皮,栩栩如生,神形兼备地刻画出鸟类的灵性与趣味,藏族舞蹈《牧谣》惟妙惟肖地反映了高原牧区放牧牦牛的乐趣与丰富的民族性格。朝鲜族舞蹈《觅迹》将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舞蹈艺术巧妙糅合,舞姿蹁跹,如行云流水,仙姿绰约,展现了舞蹈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整场演出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与现场观众的热情反响与高度赞誉。
演出结束之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毅力和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向开明教授向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王泳舸教授移交会旗,热切期待来年,下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维、藏、朝)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新疆的胜利召开。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海致闭幕词
中国舞协副主席、内蒙古舞协主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林平教授主持闭幕式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毅力(右)和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向开明教授(左)向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王泳舸教授(中)移交会旗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