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教学部举办“世界读书日”读书沙龙
4月22日下午3:00,公共课教学部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青葱岁月好读书”暨“世界读书日”读书沙龙,我院副院长宋生贵教授、艺术理论教研室教师、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活动,公共课教学部主任李欢喜主持活动。
读书沙龙活动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青年论坛,由各院系学生做读书报告;第二部分是教授茶座,由宋生贵教授分享读书治学写作的经验。
本次活动共收到我院2014级本科生36份读书报告,从中遴选出12篇在青年论坛中与大家分享。青年论坛分为三组进行,在文学经典组,文化艺术管理系任慧芳、宋肖凡、苏思涵,音乐学院张倩、美术系张轩珲同学分别就《红字》《哈里波特》《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骆驼祥子》等中外文学经典做读书报告;在“我看社会”组,文化艺术管理系马慧、张天慧、毛文庆、音乐学院李若男同学分别就《参与感》《看见》《观念的水位》做读书报告;在“审美人生”组,文化艺术管理系郭思桥、李然、音乐学院薛卓同学分别就其阅读的《美的历程•魏晋风度》《爱与黑暗的故事》《爱你就像爱生命》做读书报告。
在青年论坛结束后,宋生贵教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充分称赞和肯定了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和思想的碰撞,并指出,大学是一个读书的领域,大学生应该学会自主独立的学习,有时“学”比“教”更重要;大学的意义在于能够点燃大学生的激情之火,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精神上成人。
在教授茶座中,宋生贵围绕着“如何读书”和“学术提问”两个主题谈了个人的见解和感悟:第一,读书的氛围非常重要,需要大家共同营造喜爱读书的风气;第二,学的关键是读书,提倡“元阅读”而不是“代读”,即注重阅读原著,学会自己去品味和消化经典的要义;第三,确立终身读书的思想,注重点点滴滴的学习和积累;第四,要善于进行学术提问,认为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与怀疑,有疑才有问,才能解决问题。提问是求学的引擎和学术的中心,要学会进行学术提问。提问的途径有很多种,在经典阅读中、在学术讨论中、在调查研究中、在自我人生体验中都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讲座结束后,宋生贵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并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如何进行论文选题”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读书沙龙结束时,宋生贵向做读书报告的12名同学赠送个人近年出版的《且行且思》(2012)、《相约绿洲: 美育与艺术教育散论》(2011)、《文眼观艺》(2011)、《诗意梦寻》(2009)、《当代民族艺术之路:传承与超越》(2007)五种学术著作。
此次读书沙龙活动是公共课教学部为迎接“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师生互动交流活动,也是2016年通识教育系列学术讲座之一,旨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养,不虚度大学“青葱岁月”好时光。
左图:我院副院长宋生贵出席读书沙龙;右图: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