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第五届内蒙古艺术学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 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第五届内蒙古艺术学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
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艺教发〔2021〕14 号
各学院、相关部门:
在总结第四届内蒙古艺术学院“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赛事组织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经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组委会办公室研究制定了《第五届内蒙古艺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组织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务处
2021年4月8日
第五届内蒙古艺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赛事组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要求,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借助举办“互联网+大赛”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第五届赛事组织工作要加强学校、企业、投资资源对接,结合地域特色,在新艺术、精准扶贫、乡村建设等方面体现“有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办好赛事系列活动实现“有突破”。结合区域文化艺术特色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体现“有新意”。充分借助本次赛事平台,展现我校青年学子创新创业风采。
我校第五届大赛的目标是:全校报名参赛项目数量突破230项,力争在第七届自治区赛中获得奖项。
二、主要任务
紧密围绕各旗市区经济发展需求,进行项目梳理,以大赛为抓手,整合双创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育具备区域特色的双创文化,构建良好的文化艺术创新创业新生态。
组织机构设置
1.调整大赛组织委员会,由教务处总协调,新媒体学院配合开展报名、赛事组织推进、宣传和文化氛围建设工作,各二级学院负责挖掘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资源,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联合制定学生、二级学院的激励政策;各学院负责挖掘5年以内的优秀校友资源,教务处负责项目培育及导师对接工作。
2.调整大赛专家委员会,由外部专家、各个二级学院推荐的专家和文管学院双创教学实践部的专家组成。
激励政策保障
1.教师激励
按照学校2020年职称评审中专业成果分级和赋分(教育教学)的规定,教师指导“互联网+”大赛项目按照获奖级别将获得相应的赋分:
(1)国赛金奖赋14分、银奖赋12分、铜奖赋11分。
(2)区赛金奖赋10分、银奖赋8分、铜奖赋6分、优秀奖赋4分。
(3)校赛金奖赋6分、银奖赋4分、铜奖赋3分、优秀奖赋1分,
(4)对于在区赛、国赛中的获奖项目,视获奖等级给予指导教师一定数额的教学经费,资助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5)授予校赛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为获得校赛金、银、铜、奖和优秀奖项目的指导教师颁发奖品。
2.学生激励
(1)为获得校赛金、银、铜和优秀奖的项目颁发获奖证书、奖品。
(2)大赛设最佳路演团队和最佳路演人单项奖,为获奖项目团和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奖品。
(3)为获奖项目提供投资对接,校赛金奖项目优先入驻学校众创空间,并推荐入住相关孵化基地,提供多方位的创业支持。
(4)校赛铜奖以上项目组成员优先入选“雏鹰计划项目辅导班”冲刺区赛。
(5)获得区赛金奖项目,项目组成员均可获得4个创新学分,获得区赛银奖的项目,项目组成员均可获得3个创新学分,获得区赛铜奖项目,项目组成员均可获得2个创新学分;入围全国决赛现场赛以及复活赛参赛资格的项目,项目组成员均可获得6个创新学分。
(6)在全国总决赛获得银奖以上奖项的项目,项目组成员将优先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并优先推荐参评区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7)所有报名参加校赛的项目成员均可获得0.5-3个第二课堂学分。
3.学院激励
按报名参赛数量、项目入围赛事级别、双创教学辅导等内容以积分方式,对各个学院的组织工作进行排名,前三名的学院将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为在大赛中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教师给予“双创先锋”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及奖品。为“大赛优秀组织奖”给予资助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
项目数量保障
1.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民健身工程”,要求双创领导小组成员、组委会成员、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绝大多数的专任教师每人都有对口支持和指导的项目。全校全体学生知晓或参与大赛,30%以上学生参与校赛,20%老师能够结合所教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
2.在全校持续推广“课赛一体”、项目式教学模式改革计划。教师以“课赛一体”方式开展项目式教学,形成参赛项目要求的三项资料成果(商业计划书word\ppt\视频)并不断优化迭代。“双创立项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要率先指导项目报名参赛。
3.定期举行路演比赛和项目评审(鼓励项目成长)。
4.所有项目日常学习、辅导、路演在投智圈线上平台开展,平台将自动统计各学院项目报名、排名情况,由教务处定期在全校进行通报,并报大赛领导小组。
项目质量保障
1.在工作小组中建立“雏鹰计划项目辅导班”,由教务处负责,统筹全校重点项目系统培养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系列项目打磨、训练工作,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
2.各二级学院要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征集优秀项目,尤其是毕业5年内校友重点关注,同时可输送优秀在校生加入成熟项目实践。
3.各学院依托原有合作企业联合开展项目或结合企业新需求,组建团队(整合企业人员进入项目团队)入驻线上工作室,联合开展项目创新及远程协同办公,增强项目可行性,完成商业数据验证。
师资培训保障
1.课赛一体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师资培养,以参与学校2021年4月举办的“创新创业项目实战训练平台验收培训”培训的教师为主,通过助教方式带动、扩大校内双创师资队伍。
2.2021年1-3月参与投智网络平台举办的创新创业项目辅导实践研修班、金种子训练营、实战导师,继续培养既懂辅导方法、工具,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导师,承担后续创新创业项目辅导工作。
3.开设现场评审观摩通道,提供专家现场评审观摩学习机会,提升创新创业导师实践能力。
校赛组织
1.校赛复赛、决赛的时间初步定在5月底-6月初,以便于各个学院能够充分挖掘和准备项目,能够发现与打磨好项目。
2.校赛后各学院要继续通过“课赛”形成大赛报名项目,准备在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报名,报名开始和截止时间以教育部的最新通知为准。学校获得参加区赛的名额与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的报名数直接挂钩,学校按最终报名数量对各学院进行评比。
3.对于校赛后出现的优秀项目,可以重点推荐到“雏鹰计划项目辅导班”,对于所有雏鹰计划项目,采取按训练成绩实行滚动排名,逐步淘汰,成绩最优秀的队伍最终代表学校参加区赛。
4.举办自治区赛前训练营(网评)对校赛团队集中进行商业计划书撰写专项辅导、培训;举办自治区赛前训练营(路演),对通过网评项目进行赛前路演演讲、项目呈现策划训练。
5.赛事管理全程采用互联网方式,支持项目教学管理、孵化辅导、项目评审、赛事管理、需求管理,数据分析。支持“绿色办赛、产教协同、信息共享”,全程无纸化充分体现赛事组织的公开透明。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从2021年6月中旬开始在教务处微信公众平台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结合路演结果集中发布项目排名、需求对接、优胜团队、指导教师、全校创新创业项目数据图表等信息,全面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盈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