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 星期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内蒙古艺术学院首页
首页 > 传承创新 > 传承班

阿拉善民歌传承班(2012级)

发布时间:2018-06-08 13:42:3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民族音乐传承班,每年选择一项重要的传承项目,对其保护传承价值、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将其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请进学校,在尊重每一个具体歌乐种固有的传承机制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固有的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系统相结合,进行教学传承。

学院于2012年开设了阿拉善民歌传承班,介绍如下: 

 阿拉善民歌传承班(2012级)

 导师:巴德玛(蒙古族长调国家级传承人、蒙古族长调阿拉善流派杰出代表)

 学生:6名

 助教:格力格拉希

 

阿拉善民歌传承班.jpg

 

阿拉善民歌传承班2.jpg

 

 阿拉善民歌  阿拉善蒙古族主要有和硕特、土尔扈特、喀尔喀三个部落构成。阿拉善和硕特人目前主要居住在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硕特部,为历史上著名的四部卫拉特之一,其祖先曾生活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贝加尔湖西南、我国北方额尔古纳河下游和海拉尔河下游呼伦贝尔森林地带,为成吉思汗的长弟拙赤•合撒儿及其后裔所统部。公元15世纪初,和硕特蒙古西迁,加入卫拉特联盟。17世纪30年代,和硕特部落的部分民众东迁进入青海,和硕特部落首领顾实汗率领卫拉特联军,由今新疆地区攻取青海,继而统一青海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廷。另外,部分民众西迁进入伏尔加河流域。噶尔丹于康熙十六年(1677)向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发动战争,击败鄂齐尔图汗,夺其属众和牧地。鄂齐尔图汗侄子和罗哩,避居近边,向清朝寻求保护。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其划定牧地,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廷在阿拉善编佐设旗,称为阿拉善厄鲁特旗。俗称“西套厄鲁特蒙古”,汉文史料中称“西套”或称“套彝”。

阿拉善和硕特传统音乐主要以民歌和马头琴为主。民众把民歌分为“沙斯惕尔道”(šastirduu)和“浩黑尔道”(hohiruu)两种体裁。“沙斯惕尔”一词意为“历史”,“道”为“歌”,沙斯惕尔道便是“历史歌”。沙斯惕尔道中有不少曲目记载了和硕特人由西迁东定牧阿拉善的壮阔历史,体现了在阿拉善三百多年的生活过程中的伟大创造。沙斯惕尔道的内容,主要歌颂可汗先祖、王公权贵、葛根喇嘛的恩德功绩,歌唱父母恩情,赞美家乡和骏马,唱解人生哲理、宗教法理、生活道理,记载部族的历史,讲述家乡的风物传说等,具有庄重肃穆、沉着凝练的风格特点。沙斯惕尔道绝大多数曲目属于长调形态。从民俗功能来看,沙斯惕尔道主要是在各种宴会上演唱,并且演唱时根据仪式规则,按照既定的程序,在特定的宴会阶段演唱特定的曲目。也就是说,沙斯惕尔道是指在内容上反映了阿拉善和硕特人特有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民俗功能上属于宴会仪式歌曲范畴,音乐形态上以长调形态为典型特征,艺术审美上以颂赞、宣教、训谕为特点的一类民歌。代表性曲目有《北边的杭盖》、《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明安召的远影》、《如此美丽的阿拉善》、《恩德三圣》等。目前搜集到的沙斯惕尔道有四百余首。浩黑尔道是相对于沙斯惕尔道而言,指那些节奏轻快、旋律简洁,形式富有变化,风格轻松幽默的民歌。从内容题材上看,浩黑尔道以情歌、生活歌为主,还有历史歌、思念歌、训谕歌、赞歌和诙谐歌等题材;从民俗功能上看,浩黑尔道是祭祀、节庆、宴会、婚礼等仪式场合不能演唱的一类歌。与锡林郭勒“育林道”,乌拉特“花儿道”,额济纳土尔扈特“阿哈尔道”(aharduu)、喀尔喀人的“包古尼道”(bogunduu)等概念相近。

土尔扈特部落是卫拉特蒙古部之一支。早在明朝末年(1628),土尔扈特部来到了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里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土尔扈特汗国。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18世纪初其中一部分迁至额济纳河一带定牧,被称为“额济纳土尔扈特”。到了18世纪60年代,不堪忍受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他们于清乾隆三十六年秋(1771),在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可汗的带领下,克服千辛万苦东归故土。因而,额济纳土尔扈特又被称为“旧土尔扈特”,渥巴锡所领称为“新土尔扈特”。额济纳土尔扈特人不仅保留着从伏尔加河故土带来的某些音乐文化成分,而且三百年来在额济纳河边的畜牧生活中创造出了自己富有地域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额济纳土尔扈特人用他们的民歌记录下了自己的历史和生活。例如《宽阔的额济勒河》、《英雄陶苏齐》、《两匹栗色马》、《高高的雪山顶》、《走上高高的彦德尔岭》、《黄色山峰上的雄鹰》等歌曲见证了土尔扈特人从伏尔加河(额济勒河)一带往东迁徙这一特定的历史过程,《额济纳陶莱河的水》、《万马中的枣红马最好》等歌曲,则反映了土尔扈特人迁到新的故乡之后的所思所想和他们的民俗生活。阿拉善喀尔喀蒙古人,原住蒙古国。1901~1932年间,从现在蒙古国戈壁——阿尔泰、巴彦洪古尔等省移居阿拉善境内。他们并非分批迁居,而是零零散散地迁至阿拉善,其中有不少又返回蒙古国,长期处于双向流动状态。由于他们迁居时间较短,从而一方面较好地保持着迁出地民间音乐传统。

阿拉善喀尔喀蒙古族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和马头琴音乐。其中,民歌中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均很发达。阿拉善喀尔喀长调民歌有两种民间术语体系。一种是“艾吉姆道”(aijimduu)和“沙斯惕尔道”,俗有“十二首艾吉姆道、三十二首沙斯惕尔道”之说。其中,“艾吉姆道”是过去由上层王公、喇嘛、贵族编创的具有哲理、训谕、宣教题材歌曲。艾吉姆道不可随便演唱,而是在各种宴会仪式开始阶段由专门歌手演唱。其音域宽阔,音调悠长,风格庄严肃穆、诺古拉丰富、节奏变换多样、结构庞大、却往往带有引子,其唱词为“哳”、“哳呼”等固定衬词。代表性曲目有《天上气体》、《阿尤尔珠尅》、《格斯尔宫殿》、《教皇宗喀巴》、《永恒的五个愿望》、《恩德三圣》等。喀尔喀民间沙斯惕尔道的概念与和硕特沙斯惕尔道的概念相似,却略有区别。在喀尔喀民间,沙斯惕尔道亦是一种礼仪歌曲,在各种宴会上演唱,却以长调形态为主。有学者认为,艾吉姆道和沙斯惕尔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二者的“地位”不同,后者次于前者。沙斯惕尔道虽然是礼仪歌曲,但演唱时没有艾吉姆道那样有严格的规定,其演唱形式比较自由,谁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演唱,并且亦不是贵族文人或高层喇嘛所创作,在音乐形式上较之艾吉姆道短小,其内容除了朝政、宗教等内容外,还有训谕、歌颂、赞美等内容,甚至亦有情歌。在宴会仪式上,往往是先以艾吉姆道开始,接着主要演唱沙斯惕尔道或其它歌曲。阿拉善喀尔喀还有一种民间分类,是根据歌曲的流传部落或区域,有“杭盖道”(包括两个杭盖地区,肯特山 以西山地或者图拉河、塔米尔河、额尔混河、扎巴罕一带的民歌,歌词中往往有这些地区的地名)、“阿勒泰道”(流行于蒙古国西部省的阿勒泰喀尔喀歌曲)、“孛尔只斤道”(流行于肯特山以东草原的歌曲)等。 阿拉善喀尔喀长调民歌的短调民歌均很发达。长调民歌代表曲目有《金色圣山》、《金翅百灵鸟》、《额尔敦札萨克的马驹》、《北山岭的小马驹》、《克鲁伦的远影》等,蕴藏丰富、风格自成一体。阿拉善喀尔喀短调民歌十分丰富。代表性曲目有《美丽的心灵》、《羽毛信》、《十五的月亮》、《圆溜溜的走马》、《蓝色蒙古袍》、《钢铁》、《竹鞭》、《孙吉德玛》、《吹过原野里的风》、《落在窗户上的苍蝇》、《烟卷儿》等等,这些歌曲不仅在外蒙古、内蒙古喀尔喀部族中流行,而且在阿拉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昭乌达、乌拉特地区也广泛传唱。

 

 巴德玛(1940 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蒙古族长调阿拉善风格杰出代表,蒙古族长调国家级传承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巴德玛出生在阿拉善旗宗乃巴嘎老吉格德。1958—1960,成为苏木业余文工团演员,后进入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担任独唱演员及舞蹈演员。19岁那年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首届那达慕大会上获得全旗优秀舞蹈选手称号。文化大革命中被遭受非人的磨难,1979年得到平反,当年代表甘肃省参加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民歌汇演,与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等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并录制50多首民歌,被誉为阿拉善民歌手。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民间歌手汇演上演唱《北山梁》、《北京喇嘛》等4首歌曲,获得一等奖。1990年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民歌大赛中获特等奖。1991年,应邀赴日本演出,受到空前欢迎。20039月,被推举为阿拉善民歌协会会长。20048月应邀参加 第二届中国北方民歌擂台赛,被授予为保护传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做出杰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同年被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聘为首批特聘民间歌手,并录制《恩德三圣》、《富饶辽阔的阿拉善》等10首民歌,收藏于我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宝库。被内蒙古艺术交流研究会命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达尔罕多钦(长调歌王)七人之一。2008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20088月出版了由她主持搜集、整理、编纂的曲目达1200百余首共9卷的《阿拉善民歌集》,并举办了首届阿拉善民歌学术研讨。2009年出版个人长调马头琴专辑《恩德三圣》,2010年由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为其出版《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蒙古族长调大师巴德玛演唱专辑》(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