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 | 姜南:思政铸魂守初心 师爱润心育新人
2025年教师节,一封特殊的感谢信寄至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信箱。信来自一位已入职并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学子,字里行间满溢着对内蒙古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姜南的感恩之情。信中写道:“这份情谊,令我感动,终生难忘。此后,我每次取得小小的成功,都会想起老师。”循着这份真挚的敬意,我们走进姜南 “思政引航、师者护航”的育人故事,感受一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初心与担当。

姜南,内蒙古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她深耕教学一线十余载,始终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准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这份坚守与深耕,让她收获了诸多荣誉:2017 年 10 月,获评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2018 年 11 月,论文《增强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获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论文评选三等奖;2020 年 4 月,教改成果《“青春随笔 精彩随拍” 图文展示大赛》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立德树人守初心” 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优秀作品奖,同年 9 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022 年 12 月,获内蒙古艺术学院巾帼标兵称号。

故事的序幕,始于姜南的本科思政课堂。面对一名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学生,她以深厚的专业学识为基,以真挚的育人情怀为桥,悄然在学生心中播下 “追求理想” 的种子。当学生忐忑提出跨专业考研的想法时,姜南给予了最坚定的支持:她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梳理跨考方向,逐章节拆解专业知识点,手把手指导备考方法,一点点为学生筑牢考研根基,让曾经遥不可及的 “跨考梦”,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目标。
这份守护,在学生成功考上硕士研究生后并未止步。正当学生憧憬学术道路时,家庭突发变故,高昂学费成了 “拦路虎”,甚至让他萌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姜南得知后,第一时间找到学生,毫不犹豫提出垫付学生的硕士学费,一句 “不要怕,有老师在”,如一束光穿透阴霾,让学生得以继续追逐学术梦想。读研期间,姜南仍是学生最信赖的“坚强后盾”——无论是专业知识的难题,还是学业规划的困惑,只要学生求助,她总能耐心答疑、悉心指引,用长久的陪伴温暖着学生的成长之路。

如今,当年迷茫的学子已褪去青涩,不仅顺利入职,更在学术道路上持续精进,成功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从本科到博士,从课堂上的思政引航到生活中的师者护航,姜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学校育人部署的扎实成效。她让思政教育不止于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更成为融入学生成长的温暖力量;她以 “师者仁心” 的坚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深刻内涵,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写下了动人篇章。
当前,全校正深入弘扬教育家精神、系统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内蒙古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学校部署,将思政育人与师德建设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潜心育人的优秀教师。姜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用跨越数年的坚守与无私付出,交出了一份 “立德树人” 的温暖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