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内蒙古艺术学院:谱写“德高艺美 智圆行方”之华章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内蒙古教育发布特推出“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专栏,展示全区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谱写“德高艺美 智圆行方”之华章
内蒙古艺术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恪守“德高艺美、智圆行方”的校训精神,坚持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坚持传承弘扬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
推动学院在高校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实现晋位升级
全面推进“对标先进 争创一流”的三年建设行动,以全国办学水平最高、办学影响最大的先进艺术类高校作为追赶对象,以开阔的胸襟和视野确立发展坐标和路径,对比标杆、查找差距、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目标方向,从努力“跟跑”到奋力“并跑”“领跑”,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持续关注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动态,在设置音乐、舞蹈、美术等传统的艺术类教学单位基础上,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社会需要的、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新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艺术与科技学院,为自治区文化艺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目前,学院已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设计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学院入选自治区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入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线开放课程24门,混合式课程19门,4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打造高素质艺术人才培养“内艺模式”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创新性地提出“双导师培养、两学期艺术实践、三项基本技能、五件艺术作品、两篇论文”为核心内容的“22352”育人模式,构建“课堂+舞台”课程体系,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生态。把可持续发展能力融入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的回信精神,开设“乌兰牧骑班”,有针对性地为自治区培养“一专多能”型的乌兰牧骑骨干人才。学院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共同优化专业设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教学资源、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共同开展艺术创演、共同促进创业就业的合作模式,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23年开辟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138
尤值一提的是学院《民族地区舞蹈专业“四维一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项目主动结合自治区“教育强区”建设目标,着力开展北疆舞蹈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于202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融合,五协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以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与社会、企业接轨,建立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四融合,五协同”多元协同联合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育人模式,同年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今年8月,内蒙古艺术学院“北疆艺术研究基地”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持续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成果突显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自治区两件大事,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精心推出“北疆礼赞——剧场里的思政课”,以“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剧场思政+创作、表演艺术实践”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通过解读永不落幕的艺术精品,打造与时俱进的思政课,使学生在欣赏艺术精品的同时,深刻领略北疆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丰富内涵,自觉产生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沉的民族情怀和历史担当。以五类“金课”建设为导向,推广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实践有机结合,利用视频、在线资源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课堂变成师生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场所,教学效果良好。立足学生学习成效,积极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专业教育则聚焦学科前沿,引入行业最新成果,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创新则通过项目式学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教改氛围
激发教师改革内驱力
以展演促教学,拓展育人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学院师生创作排演一系列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文 华大奖作品——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草原儿女的英雄故事;中国美术奖、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
以项目促思考,解决教学难题。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于2020年开始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项,2022年又增设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思政专项,提供平台支持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项目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截至目前,已立项校级教改项目326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4项,获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
以大赛促转型,提升课堂活力。学院高度重视各类教师教学大赛,每年举办多次讲座进行赛事准备培训,并通过单位赛和校赛的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参赛,营造教学改革热烈氛围,激发教师改革内在动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截至目前,学院在自治区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自治区课程思政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以培训促成长,强化改革思维。学院不定期举办各类教学研讨会、工作坊、教学改革培训等活动,推动学院教师与校内外、行业内外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相互学习,不断提升认识,开阔眼界,此外,学院还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聘、晋升和奖励的重要依据,有效激发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