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艺术》微专业招生简章
报名《AIGC艺术》微专业,抢占AI艺术创意先机
一、微专业介绍
“AIGC艺术”微专业聚焦艺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围绕艺术与智能前沿技术相融合的培养理念,采取微小化、定制化、重实践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短期集中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AI数字艺术创作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与企业组建跨学科团队,将科技和艺术有效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AIGC实操能力、综合项目解决能力,并具备独立设计、开发和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学生掌握AIGC艺术基础理论,熟悉主流AI工具应用,具备创意设计与跨学科实践能力,契合数字经济对新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特色
1、专业培养目标
依托艺术与科技学院设计学科与专业优势,聚焦当下创意产业领域下的产业需求,紧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短视频传播等数字文化热点方向,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业态的学科交叉型人才。通过系统性学习,学生能够从事AI绘画、AI设计、AI短视频生成、AI声音等创意设计工作。能够运用数字艺术及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标准,进行艺术创作、数字教育工作。
2、进阶式课程体系
以“技术赋能艺术、产业驱动创新”为核心,构建“基础理论+工具实操+项目实践+伦理思辨”四级课程体系,形成“跨学科融合、全流程覆盖、多场景应用”特色路径。课程采用“基础理论-工具实操-行业实践-综合提升”四阶递进式架构,涵盖AI技术应用、艺术审美、设计实践、跨媒介创作全流程。
3、完善的课程师资团队
艺术与科技学院联合行业专家开展实践教学,紧扣行业发展前沿。每门课程配备一名主讲教师,全程配备艺术导师(教授/行业专家)、AI技术导师(计算机)、创新创业导师(校内外双创导师)、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形成“创意-技术-创新-竞赛”四位一体的培养架构。
三、课程体系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1 | AIGC大模型 | 2 | 32 | 1 | 考查 | 知识与 创作与实践8学分 |
2 | AIGC创意与创作 | 2 | 32 | 1 | 考查 | |
3 | AIGC技术与原理 | 3 | 48 | 1 | 考查 | |
4 | AIGC图像艺术 | 2 | 32 | 2 | 考查 | |
5 | AIGC视听艺术 | 2 | 32 | 2 | 考查 | |
6 | AIGC综合设计 | 4 | 48 | 2 | 考查 | |
小计 | 15 | 240 |
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
| 姓名 | 年龄 | 职称 | 所在单位 | 主要从事专业/行业 | 拟授课程 |
1 | 段建华 | 49 | 副教授 | 艺术与科技学院 | 数字艺术 | AIGC综合设计 |
2 | 姚建东 | 56 | 教授 | 艺术与科技学院 | 计算机 | AIGC大模型 |
3 | 辛晨旭 | 52 | 教授 | 艺术与科技学院 | 视觉传达 | AIGC创意与创作 |
4 | 张桂英 | 53 | 副教授 | 艺术与科技学院 | 信息技术 | AIGC技术与原理 |
5 | 赵志林 | 45 | 副教授 | 艺术与科技学院 | 艺术设计 | AIGC图像艺术 |
6 | 胡庆喆 | 39 | 讲师 | 艺术与科技学院 | 跨媒体艺术 | AIGC视听艺术 |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
《AIGC艺术》微专业的修读年限为2学期,6门课程,15学分。
按照《内蒙古艺术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要求执行,不另外收取费用。
每学年开设一期,秋季学期前统一招生,不限专业面向全校招收大二至大四本科生,每学年10月份正式开课。
经学生自主报名,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学院自行开展选拔。
教学形式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为辅,结合工作坊课程融合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以项目作业、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非考试),确保艺术课程学习效果的可评估性。
修读完成15学分且课程达到考核通过标准,可获得内蒙古艺术学院颁发《AIGC艺术》微专业结业证书。
注:报名及录取请持续关注艺术与科技学院官方网站(https://yk.imac.edu.cn/)、微信公众平台“内艺艺术与科技学院”相关通知。
五、招生相关信息
1.基本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业学有余力。
2.遴选对象:大二到大四学生。
3.人数规模:满额30人。达到20人开班。
4.修读时间:2025年9月-2026年7月(一学年)。
5.遴选方式:报名不超过人数规模限定,在修读专业范围内,符合要求者全部录取。
6. 2025年9月30日前,艺术与科技学院进行审核,之后统一公布录取名单。微专业修读费用依据《内蒙古艺术学院“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修读微专业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免学费,实行学分与选修课共享的办法。
7.微专业毕业生优先推荐至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就业。
8.报名咨询
老师:高老师
邮箱416322916@qq.com
报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