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传承创新 谱写华章”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曲艺团非遗曲艺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

6月8日上午9点30分我校在新华校区艺术厅举办“‘传承创新 谱写华章’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曲艺团非遗曲艺进校园宣传展示活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曲艺团团长董海珍,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张明博,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海忠,副院长高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党总支书记巴雅尔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史永清,我校党总支书记岳旭东,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布仁白乙,我校部分师生及社会各界民族曲艺团爱好者参加了活动。布仁白乙校长介绍了演出曲目。


布仁白乙校长介绍曲目
活动现场,来自内蒙古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曲艺节目。好来宝《歌颂党的二十大》是由蒙古族曲艺家,国家一级演员巴雅尔创作,巴雅尔、斯琴、吉格希扎布、呼和木其尔等主唱的。作品直抒胸臆,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霜,走过百年波澜壮阔。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初心和造福百姓的伟大功绩,充分表达了广大曲艺工作者忆百年征程、歌颂党的二十大的激动心情和真挚情怀。好来宝《男儿三艺》由蒙古族曲艺家金巴作词,蒙古族曲艺家、国家一级演员乌云桑作曲,蒙古族曲艺家、国家一级演员斯琴主唱。“男儿三艺”是蒙古族男子必须掌握的技艺,不仅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也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技巧。经典乌力格尔《马背情缘》是由蒙古族曲艺家李照日格图创作,内蒙古艺术学院和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共同表演。该曲书写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的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历史中寻找启示和动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思想。曲艺呱嘴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占新带来了二人台呱嘴表演。二人台呱嘴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曲艺表演形式,属于说唱类里的韵诵体,由打击乐伴奏。王占新巧妙地将相声“贯口”的童子功运用在呱嘴表演中,并创新性地融入蒙古族舞蹈“抖肩”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呱嘴艺术的表现力。他的表演既继承了传统呱嘴的艺术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他的作品将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生态面貌为底色,描绘内蒙古草原的茂盛、森林的郁郁葱葱、湖泊的美丽、河流的秀丽、田野的肥沃、沙漠的魅力,讲述内蒙古各族人民聚力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的时代故事。展示活动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由蒙古族曲艺家、国家一级演员乌云桑带来的经典好来宝《腾飞的骏马》。蒙古族曲艺家、国家一级演员道尔吉仁钦作词,图力古尔作曲。该作品获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金杯奖、1990年全国曲艺“长治杯”(鼓曲,唱曲)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值得一提的是主唱乌云桑老师于 1978年进入我校学习,毕业后进入内蒙古民族剧团工作,在民族曲艺艺术“好来宝”方面颇有建树,为传承和发展好来宝艺术做出积极贡献,并成为好来宝这个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好来宝《歌颂党的二十大》

好来宝《男儿三艺》

乌力格尔《马背情缘》

二人台呱嘴表演

好来宝《腾飞的骏马》
活动的最后,内蒙古艺术剧院向内蒙古艺术学院赠送了《乌云桑曲艺专辑——腾飞吧!马背民族》。双方今后将继续在人才培养、艺术研究、对外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

内蒙古艺术剧院向内蒙古艺术学院曾送了乌云桑曲艺专辑
《腾飞吧!马背民族》
我校本次以文化“请进来”的方式,用“零距离”的非遗体验让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焕发出崭新的光彩。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传承育人,实践创新,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