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及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的通知》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学院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提升实验室应急处置能力和防范意识,同时为了增强在校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内蒙古艺术学院保卫工作部联合教务处、图书馆、智慧校园、后勤保障处开展相应专项应急演练活动。
此次活动邀请到内蒙古消防安全行业协会王东东老师,王老师通过案例演示切入,重点结合几起典型的高校实验室火灾和爆炸案例,深入分析了实验实训室因化学品、实验操作和违规用电等引发火情爆炸的原因、特点,讲解了实验实训室防火常识与疏散逃生、消防器材种类及使用方法等。


应急疏散演练前王老师对参加演练的学生、老师进行了专项培训。演练时通过模拟化学分析室突发大火、烟雾弥漫状况下的师生应急消防疏散逃生、灭火演练的实际操作。

本次实验实训室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学院实验实训室消防安全管理, 强化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救能力,切实做到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师生能临危不乱,有序、安全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紧急疏散及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
王老师为后勤保障处食堂厨师、各档口工作人员、物业、保安等200余名员工详细讲解了食堂火灾隐患重点部位及处置方法,消防安全,火场逃生,消防器材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员工踊跃参加演练,严格按照消防演练要求,规范使用相关消防器材,扑灭模拟火点。



随后对后勤保障处、学生工作部、物业、安保、宿管等工作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知识培训。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急救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在心肌梗死、溺水、触电等紧急情况下,能否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为后续治疗赢得黄金4分钟,对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1974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人人会应急,急救为人人,校园安全无小事。此次急救知识培训传播了科学急救知识和理念,进一步强化了我校师生的应急安全意识,提升了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保卫处将一如既往地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为全校师生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